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書的意思、函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書的解釋

書信。《三國志·吳志·張溫傳》:“謹奉所齎函書一封。” 宋 陸遊 《答吳提宮啟》:“伏蒙講修拜禮,惠示函書,溫乎其容若加親,粲然有文以相接。” 明 李東陽 《進<大明會典>禮畢有述》詩:“啟龠納青簡,函書獻紫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正式的書信或公文,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函書”由“函”(指信封或匣子)和“書”(指書信)組成,字面意為封裝好的信件,特指正式的公文書信。其核心含義為正式場合使用的書信或公文,例如官方往來文件或商務信函。


二、使用場景與曆史用例

  1. 古代文獻記載

    • 《三國志·吳志·張溫傳》中提到“謹奉所齎函書一封”,指代正式遞交的書信。
    • 宋代陸遊在《答吳提宮啟》中以“惠示函書”表達對正式信函的接收。
  2. 應用範圍
    多用于形容公務、官方或禮節性通信,如明代李東陽詩作中“函書獻紫宸”描述向朝廷呈遞文書。


三、相關拓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書(hánshū)的意思

函書是一種書信的形式,指代以書信形式傳遞的信息或者文件。它可以包含寄托情感、傳遞消息、請求幫助或者書面交流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書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的部首分别是“凵”和“言”,其中,“凵”是指的一個容器的圖形,“言”表示語言交流的意義。其總筆畫數為8,拆分部首分别為2畫和7畫。

來源和繁體

函書作為一個詞彙,源自于古代漢字,而其繁體字形為「函書」。繁體字在台灣、香港及華人社群中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函書的寫法與今天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字形為「凾書」。“凾”的下面有一點,代表容器的底部,表示信函的意思。“書”的旁邊有一個點,表示書寫的意義,即書信的内容。

例句

1. 他收到了一封重要的函書。

2. 我給他寫了一封函書,請他幫我解決問題。

組詞

函信、函件、函授、函電、函告

近義詞

信件、書信、來信

反義詞

口信、口頭傳達、口頭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