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脈的意思、方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脈的解釋

醫方與脈象。引申指醫術。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錢到則雖乳臭小兒,庸鄙粗材,不識方脈,不識醫書,姓名亦皆上榜。”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孿生子之異》:“又生大父為 上川南道 時,有 雅州 醫官 時 姓者,頗明方脈,技亦大行。”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三婆》:“民間婦有精通方脈者,由各衙門選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脈是中醫學術體系中的核心概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通過脈象診察疾病的診療方法,二是指代傳統中醫内科的診療體系。《黃帝内經·素問》記載“脈者,血之府也”,奠定了脈診在中醫診斷中的基礎地位。

從診療實踐看,方脈包含三大要素:

  1. 診脈技法:通過寸口脈三部九候的觸診,辨别浮沉遲數等28種脈象特征
  2. 辨證施治:結合《傷寒論》提出的六經辨證體系,根據脈象變化判斷表裡寒熱虛實
  3. 組方規律:遵循《神農本草經》提出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形成個性化方劑

明代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系統歸納了27種常見脈象及其對應病症,标志着方脈診療體系的成熟。清代《醫宗金鑒》更将方脈細分為傷寒、雜病、婦科等專科診療門類,形成完整的中醫内科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方脈”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fāng mài,主要指醫方與脈象,引申為醫術的整體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方”指代醫方(即藥方或治療方法),“脈”則指脈象(通過診脈判斷病情)。兩者結合,既包含診斷方法,也涵蓋治療方案,因此“方脈”可理解為中醫診療技術的綜合體現。

2.曆史用法

3.引申意義

“方脈”不僅指具體技術,還泛指傳統中醫的診療體系,尤其在古代文獻中常作為“醫術”的同義詞使用。

“方脈”一詞反映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核心思想,融合診斷與治療,是古代對醫學實踐的高度概括。需注意,現代中醫術語中已較少使用此詞,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愛賢念舊白蝯貝葉北陰層泉長宵産具大屈彫胡低眉折腰堤唐逗遛鳳凰于飛豐偉憤烈更續孤削吼疾貨居矯擅晉號金甲豆進疏急義絶嗣窟栊兩側良節連壘僚仆露出馬腳曼暖蜜醴鳴驺摩厲泥轼盤獲攀延貧迫俏銷窮孤啟誘戎韬柔情似水上啟深壁守邸四合院松炬所所鐵豸晚照洿濁向日筱簜孝熙謏言諧從亵衣斜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