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齎盜糧的意思、齎盜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齎盜糧的解釋

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史記·範雎蔡澤列傳》:“故 齊 所以大破者,以其伐 楚 而肥 韓 魏 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 司馬貞 索隱:“言為盜齎糧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齎盜糧(現多寫作“赍盜糧”)是漢語中具有深刻諷刺寓意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将資源給予敵人或幫助壞人,結果反受其害。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

一、本義與字源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

▶背景:荀子強調教育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若将知識傳授給品行不端者,如同送糧給盜賊、借武器給敵人,反助其危害社會。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比喻義

    指因錯誤決策或盲目幫助,反而強化了對手的力量,導緻自身受損。

    例句:

    “向競争對手洩露核心技術,無異于齎盜糧。”

  2. 警示作用

    強調審慎分辨對象的重要性,避免資源被惡意利用。現代多用于商業、外交等領域的策略分析。


四、權威詞典釋義


五、相關成語與對比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齎盜糧"條目(鍊接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荀子·大略》原文(國學大師

網絡擴展解釋

“齎盜糧”(也寫作“赍盜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危害自身利益的蠢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通過字面“攜帶糧食給盜賊”的意象,引申為幫助敵人或間接損害自身利益的行為。例如,向對手提供資源或便利,最終導緻自身受損()。

二、出處與典故

  1. 《荀子·大略》:
    “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
    意為:教導不適合的人,如同給盜賊送糧、借武器給敵人。
  2. 《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提到齊國因攻打楚國而讓韓、魏兩國得利,被評價為“借賊兵而齎盜糧”()。

三、用法與場景

四、字形與讀音

五、相關成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背景或用法示例,可參考《荀子》《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氣拔木伴哥辨合便辟比比産家大器騁續尺二搥胸跌足叢芮村原蹙剩躭淫擔輿稻畦道意弟晜冬粘繁骛腐臰感言革故立新跟鬥弓廂公朱光燈光心歸了包堆軌枕湖北見晛交至驚俗九死未悔苦雨臨别贈言流派籠街冒冒沒金飲羽猛古丁名垂後世明廉暗察慕仿青玉案蘧車驅肥然燈柔遠聲服石碓水道説短論長天篰添墳屠龍飨赉箱籠霞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