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盜糧,借賊兵也。”《史記·範雎蔡澤列傳》:“故 齊 所以大破者,以其伐 楚 而肥 韓 魏 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 司馬貞 索隱:“言為盜齎糧也。”
“齎盜糧”(也寫作“赍盜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送糧食給盜賊”,比喻做危害自身利益的蠢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通過字面“攜帶糧食給盜賊”的意象,引申為幫助敵人或間接損害自身利益的行為。例如,向對手提供資源或便利,最終導緻自身受損()。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背景或用法示例,可參考《荀子》《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齎盜糧》是一個漢字詞組,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齎”、“盜”和“糧”。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齎(金字旁,5畫)、盜(皿字旁,11畫)和糧(米字旁,米字旁,14畫)。
《齎盜糧》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典故。古人在曆史上曾經有過齎盜糧的行為,意味着攜帶偷竊而來的糧食。這個詞現在多用于形容非法獲取或偷竊食物或物品的行為。
《齎盜糧》的繁體寫法為「齌盜糧」。
古時候漢字寫法會有一些差别,對于《齎盜糧》,古人将其寫作「贽盜糧」。
以下是一些關于《齎盜糧》的例句:
他為了生活費用,不得已齎盜糧。
那個小偷經常盜取超市的糧食,行為令人憤慨。
政府承諾會提供救濟糧食,但卻有人為了私利而齎盜糧。
一些與《齎盜糧》相關的組詞包括:盜食、盜竊、糧食、攜帶等。
與《齎盜糧》相近義的詞語有:竊取食物、偷盜糧食、非法攜帶食品等。
與《齎盜糧》相反義的詞語可能有:合法攜帶糧食、正當獲取食物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