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綀服的意思、綀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綀服的解釋

粗麻服。 宋 姜夔 《湘月》詞序:“坐客皆小冠綀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綀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ū fú,其基本含義為粗麻制成的衣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綀服指用粗麻布制作的服飾。這種材質在古代常用于制作日常或簡樸的服裝,與精細的絲綢、錦緞等形成對比。

  2. 文學例證
    宋代詞人姜夔在《湘月》詞序中寫道:“坐客皆小冠綀服。” 這一描述反映了綀服在宋代文人雅集或日常場合中的使用,可能體現了一種樸素、自然的審美傾向。

  3. 相關辨析

    • 與“袀服”區别:需注意“綀服”(shū fú)與“袀服”(jūn fú)的差異。後者指古代軍士統一的戎裝,強調服裝的一緻性,而綀服側重材質特性。
    • 其他類似詞:如“衵服”指貼身内衣,“衒服”指華麗服飾,均與綀服的樸素特質不同。
  4. 文化背景
    粗麻服飾在古代多與平民或隱士生活相關,可能用于表現人物淡泊、清貧的形象。姜夔詞中的“小冠綀服”便傳遞了這種意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他服飾類詞語(如袀服、衵服等),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綀服》的意思

《綀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使用細絲、細線、金絲等纏繞,裝飾衣物或物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綀服》的部首是“糸”(繩)和“衣”(衣服),總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綀服》的來源是出自《爾雅·釋衣》:“纏繞之細線也,用以束縛自裁之袴。”意為用來裝飾衣物并束縛緊身褲子的細線。

繁體

《綀服》的繁體字為「繻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常常有變化,《綀服》也不例外。以清代《康熙字典》的字形來看,其形狀為“糸”(繩)上方是“月”形,下方是“衣”(衣服)。

例句

1. 她技藝娴熟地将金絲綀服在禮服上,使其更加華麗。

2. 這幅畫作上的花紋都是用細線綀服而成的。

組詞

1. 絲綀:用絲細線裝飾衣物。

2. 綀繡:用絲細線繡制花紋。

3. 綀修:用絲細線修補。

近義詞

1. 綴飾:裝飾衣物或物件,以增添美觀。

2. 手工編織:用手工方法結合各種材料編制,形成奇特花紋或裝飾。

反義詞

素服:不經過裝飾、不精雕細琢的衣物,通常指喪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