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屆的意思、靡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屆的解釋

(1).謂沒有終極。《詩·大雅·蕩》:“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毛 傳:“屆,極。”

(2).謂不能到達。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三:“所導之路若差,或迷途而靡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屆”是漢語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沒有邊際”“沒有止境”。“靡”在古漢語中表否定,意為“無、沒有”;“屆”本義指“到達極限”,引申為“邊界、終點”。二者組合後,既可用于形容空間上的無限延伸,也可指時間或程度上的無盡延續。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蕩》“靡屆靡究”,東漢鄭玄注疏指出“屆,極也;究,窮也”,即強調事物的不可窮盡性。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進一步闡釋:“屆之言界也,謂邊際所至”,從文字學角度佐證了其本義。在現代漢語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論述,如錢鐘書《管錐編》曾以“靡屆之思”形容思想的深邃廣博。

網絡擴展解釋

“靡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沒有終極/沒有盡頭
    該義項源于《詩經·大雅·蕩》中的“侯作侯祝,靡屆靡究”,其中“屆”意為“極”(終點、極限),因此“靡屆”指事物沒有終止的邊界或範圍。

  2. 不能到達/無法抵達
    近代學者梁啟超在《過渡時代論》中引用此詞,強調若方向錯誤則“迷途而靡屆”,即無法達到目标或目的地。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詩經》及梁啟超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将殘兵鼻梁骨必至不睹是采芹差謬沖飇辭禍大陸冰川大廷廣衆德選調身爾汝風竇負儋負流膈肢乖喪顧懷國稼顧畏皇情皇宗交臂失之茭葑佳耦揭帖解危進禮極且月菊節亢暵阬壍空房間款恻髋骨冒功濛翳綿宇冥迹模剽内陸農會排難解紛丕績倩筆啌啌哐哐起水三善道上人兒舍經從權蘇小小他年渟涵頭鵝宴拖馬丸子委從伍人無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