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稼的意思、國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稼的解釋

國中的禾稼。《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凡害於國稼者。” 鄭玄 注:“害於國稼,謂水潦及禽獸也。”一說謂種谷的國農。見 孫诒讓 正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指國中的禾稼(農作物)

    • 源自《周禮·秋官·雍氏》記載,指國家範圍内的農作物,尤其強調對農業災害的管理。如《周禮》提到“掌溝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國稼者”,鄭玄注解為水澇和禽獸對農作物的破壞。
  2. 引申為農業管理職能

    • 清代學者孫诒讓在《周禮正義》中提出另一觀點,認為“國稼”可能指代專職種植谷物的“國農”,即國家層面的農業生産者。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将其擴展解釋為國家經濟財富,強調國家財政與民生富足的關系,但此釋義未見于古典文獻,可能是基于“稼”象征收獲的衍生理解。

三、字形解析

四、使用注意

古典文獻中“國稼”屬于特定術語,現代極少使用。若用于人名(如),則取“治國興農”的象征意義,與古義無直接關聯。

建議研究該詞時優先參考《周禮》及曆代注疏,謹慎對待現代引申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稼

國稼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國”意為國家或民族,“稼”意為耕作或農業收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國”的部首是“囗”(圍字框),它有7畫;而“稼”的部首是“禾”(禾字頭),它有14畫。

來源

國稼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國風·荊棘》中,“國畦復載,四時之運盈虛。”這裡的“國稼”指的是國家的農業耕作和收獲。

繁體

國稼的繁體字為「國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國稼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例如,有些古籍中将“稼”寫作“穘”。

例句

1. 國稼是國家的重要支柱,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

2. 農民們辛勤地耕作,為國稼作出了重要貢獻。

組詞

國家、耕稼、農業、稼穑

近義詞

國土、國力、國營

反義詞

國亡、荒蕪、國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