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時 新羅國 風俗,擇貴人子弟之美者,敷粉裝扮之,名曰“花郎”。《說郛》卷七四引 唐 令狐澄 《大中遺事·新羅國記》:“其國王族謂之第一骨,餘貴族謂之第二骨……擇貴人子弟之美者,傅粉妝飾之,名花郎,國人皆尊事之。”
(2).指賣花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奁》:“人宿 平康 深柳巷,驚好夢,門外花郎。”
(3).即叫化子。揚州評話《天齊廟包公斷太後》:“我跟隨大人到的碼頭很多,不曉得見過了多少地保,也沒有看見過像他這樣的地保,像個乞丐花郎了。”參見“ 叫花子 ”。
“花郎”一詞在不同曆史及文化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郛》《桃花扇》等文獻,或查閱曆史類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
《花郎》這個詞的意思指的是古代朝鮮的一種特殊職業,指由美貌的年輕男子扮演女性角色,為貴族階層提供娛樂和陪伴。他們通常才藝出衆,善于歌舞、演戲,以及為貴族***************。花郎可與中國古代的伶人相對應。
《花郎》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艹”和“阝”,其中“艹”表示草字頭部首,而“阝”表示邑字頭部首。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7畫和3畫。
《花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朝鮮王朝時期。在那個時候,貴族們喜歡擁有一些美貌年輕的男子來供自己歡娛。花郎是專門被招募培養的,他們被要求訓練藝能,包括音樂、舞蹈、戲劇等,以便在宮廷和貴族家族中表演。
《花郎》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花郎」。
在古時候,漢字《花郎》的寫法為「花郎」。
1. 他被選中成為宮廷裡的一名花郎。
2. 這個小鎮上有一家以花郎表演為主的劇院。
1. 花朵
2. 郎中
3. 郎才
4. 花藝
5. 花瓣
1. 伶人
2. 舞男
3. 侍寝
1. 貞女
2. 拜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