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面告戒。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 元豐 間, 彧 先公為右史,神考遣使治 楚州 新河 ,面戒之曰:‘東南不慣興大役,卿且為朕愛惜兵民。’”《宋史·王顯傳》:“副使 趙昌言 、 寇準 鋒氣皆鋭,慢 顯 , 顯 或失誤,護短終不肯改,上每面戒之。”
“面戒”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iàn jiè,其核心含義為當面告誡,主要用于古代或正式語境。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指直接、面對面地提出告誡或警示。例如:
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一:“神考遣使治楚州新河,面戒之曰:‘東南不慣興大役,卿且為朕愛惜兵民。’”
《宋史·王顯傳》中記載皇帝對臣子“每面戒之”,體現上級對下級的直接訓示。
常見誤用辨析
現代語境中可能因字形相近混淆為“全面戒嚴”(如、4的例句),但二者含義不同:
《面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面對誘惑或困境時遵守戒律、約束自己。它強調了人們在面對誘惑時要有自律和自制的品質。
《面戒》一詞的拆分的部首是“面”和“戒”,其中“面”作為部首,表示與臉、面相相關的意思,而“戒”則表示規勸、規勸告戒的意思。
《面戒》一詞的總共有9個筆畫,其中“面”的部分占據5個筆畫,“戒”的部分占據4個筆畫。
《面戒》一詞源于漢字演變而來,是古代漢字的一個諧音詞。在繁體字中,《面戒》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面戒》這個詞的寫法與今天的簡體字略有不同。具體而言,“面”字的古代寫法為“靣”,其形狀更加複雜;“戒”字在古代寫法中的右邊多加了一個“戈”字旁。
以下是一些使用《面戒》一詞的例句:
1. 在金錢誘惑面前,他能夠堅守面戒,不被其影響。
2. 面對困境,我們應該保持面戒,不放棄努力。
組詞:面對、面容、面目、戒律、戒指。
近義詞:遵守、恪守、遵循。
反義詞:違背、放縱、違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