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樂的意思、天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樂的解釋

順適天道之樂。《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成玄英 疏:“俯同塵俗,且適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樂也。”

(1).猶仙樂。常借指美妙的音樂。 唐 沉佺期 《峽山寺賦》:“仙人共天樂俱行,花雨與香雲相逐。”

(2).指自然界和諧的音響,天籁。 梁啟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盪胸海風和露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3).喻宮庭的音樂。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六:“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萬國衣冠,盡染禦爐細縷;六宮笙鼓,俱傳天樂新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樂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個核心義項,均具有文獻依據與文化淵源:


一、自然和諧之樂(道家思想)

指自然界中萬物自發形成的和諧韻律,或人順應天道時獲得的精神愉悅。

文獻依據:

《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人順應自然規律而達到的精神境界)

《漢語大詞典》釋義:「自然界的和諧之音」。


二、宮廷雅樂(禮制範疇)

古代帝王祭祀、朝會時使用的儀式音樂,象征天命與正統。

文獻依據:

《周禮·春官》載「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其中「六代之樂」被視為天樂雛形。

《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鄭玄注疏稱此類禮樂為「承天之道」。


三、宗教體驗中的超然境界(佛道通用)

佛教與道教典籍中,指修行者達到解脫狀态時感知的殊妙法音或極樂。

文獻依據:

《無量壽經》描述極樂世界「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此處「天樂」喻指佛法化現的妙音。

道教《雲笈七籤》稱修道者「聞天樂自鳴」,象征内丹修煉至天人合一之境。


詞源辨析

「天」取「自然、天道」之本義,「樂」兼具「音樂」(yuè)與「快樂」(lè)雙重含義。三個義項均圍繞「天道與人文的交融」展開,體現漢語詞彙的多維文化負載特性。

網絡擴展解釋

“天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哲學與道家思想中的含義

  1. 順適天道之樂
    源自《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這裡的“天樂”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時獲得的至高精神愉悅,強調遵循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與“人樂”相對
    莊子将“天樂”與“人樂”區分,前者是超越世俗、與自然共鳴的快樂,後者則是人際和諧帶來的普通愉悅。


二、文學與藝術中的引申義

  1. 天上的音樂
    唐代劉禹錫在《與歌者何戡》中寫道:“重聞天樂不勝情”,以“天樂”比喻超凡脫俗的音樂,形容其高妙如仙音。

  2. 自然界的和諧之音
    梁啟超詩句“洗心天樂帶濤聽”中,“天樂”指自然界的風聲、濤聲等和諧韻律,即“天籁”。

  3. 宮廷音樂
    李白《宮中行樂詞》提及“天樂下珠樓”,此處特指古代宮廷中的雅樂。


三、其他用法

  1. 佛教概念
    佛教将“天樂”列為三樂之一(天樂、禅樂、涅槃樂),指修十善者升天後享受的殊勝妙樂。

  2. 現代命名寓意
    作為人名,“天樂”取自《莊子》,寓意順遂自然、快樂無憂,也包含享受天倫之樂的美好期許。


“天樂”一詞内涵豐富,既有道家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深層意蘊,也有文學藝術中對美妙音樂的比喻,還延伸至佛教思想和現代命名文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車笨拙卞嚴逼切波湊超然不群成粒出幸楚制蹙蹙打出手點鐵成金電烻妨要偾轍負恩昧良伏手浮蹤鈎稽紅雲宴剪靛花講課徑賽勁妙及親擠陷連最凜冽龍羊芒昧盤龍髻骈奏癖痼戕生潛鱗戢羽悄默聲清西陵窮稔掃帚菜商祈詩敵十二巫峰女刷鬧稅帖說陳素質太極焘冒推論望燎嗢咿五裡霧五言詩舞智詳殚仙童嘯呼夏首谿卡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