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褲的意思、喇叭褲的詳細解釋
喇叭褲的解釋
[bells; bell-bottoms] 褲腳大大地張開的褲子
詳細解釋
一種褲腿上窄下寬呈喇叭狀的長褲。《十月》1981年第3期:“兒子并沒穿喇叭褲,也不迷新歌星。”《小說月報》1981年第10期:“趕明兒我要招工進了城,我就買條喇叭褲。”
詞語分解
- 喇的解釋 喇 ǎ 〔喇叭〕.一種管樂器,銅制。.喇叭筒狀,有擴音作用的東西,如“汽車喇喇”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傳播于中國藏族、*********地區。 〔喇嘛〕中國藏語,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師傅”。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喇叭褲是一種褲型獨特的服飾,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喇叭褲指褲腿從膝蓋以下逐漸向下擴張,形成喇叭狀的長褲。其核心特點是低腰短裆、緊裹臀部,大腿至膝蓋部分修身,褲口寬度明顯大于膝蓋尺寸,整體呈現“上窄下寬”的輪廓。
二、起源與曆史
- 功能性設計:最初為水手服設計,寬大褲腳可罩住靴筒防止海水灌入。
- 時尚演變: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流行,“貓王”将其推向巅峰,70年代傳入亞洲并風靡中國,成為改革開放初期打破服飾單一化的标志性單品。
三、分類
按褲口擴張程度分為:
- 大喇叭褲:褲口大幅展開,形似裙擺;
- 小喇叭褲:褲口微張,日常更易搭配;
- 微型喇叭褲:僅在褲腳輕微外擴,接近直筒褲。
四、時尚特點
- 修飾腿型:緊裹臀腿的設計能突出曲線,寬褲腳可平衡胯部比例,顯高顯瘦;
- 複古與現代融合:搭配厚底鞋或高跟鞋可強化複古感,配簡約上衣則更顯利落。
五、文化意義
在70年代中國,喇叭褲不僅是潮流象征,更被視為個性解放的标志,反映了社會從保守向多元的轉變。
如需更完整的背景資料,可參考相關時尚史文獻或文化研究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喇叭褲》是一種流行于70年代的寬松褲子,其特點是至腿部以下逐漸加寬的褲腳設計,形似喇叭。以下是對《喇叭褲》這個詞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喇(口部,5畫),巴(8畫),褲(衣部,12畫)。
來源:
《喇叭褲》這個詞的來源是形容這種褲子腿部以下逐漸加寬的特點,使其形狀類似喇叭,因而得名。
繁體:
喇(邏),巴(巴),褲(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喇叭褲》大緻可以寫作“喇巴袴”。
例句:
他穿着一條鮮豔的喇叭褲在舞池裡舞動。
組詞:
喇叭褲帶、喇叭袖、喇叭褲腳、喇叭裙等。
近義詞:
闊腿褲、寬腿褲。
反義詞:
緊身褲、窄腿褲。
綜上所述,《喇叭褲》是一種在70年代流行的寬松褲子,其特點是至腿部以下逐漸加寬的褲腳設計,形似喇叭。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喇(5畫)、巴(8畫)和褲(12畫)。《喇叭褲》這個詞的來源是形容這種褲子形狀類似喇叭,并以此得名。在繁體字中,《喇叭褲》可以寫作“喇巴褲”。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大緻是“喇巴袴”。在例句方面,可以用“他穿着一條鮮豔的喇叭褲在舞池裡舞動”來描述。此外,還有一些相關的組詞,如喇叭褲帶、喇叭袖、喇叭褲腳和喇叭裙等。與《喇叭褲》意思相近的詞有闊腿褲和寬腿褲,而反義詞則包括緊身褲和窄腿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