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可又來的意思、可又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可又來的解釋

對自己或别人說的話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猶言的确是。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正末雲] 劉 家女,你有一件兒好處,四村上下别的婦女都學不的你。[旦兒雲]可又來,我也有那一樁兒好處,你説我聽。”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倈兒雲]這個是我親娘,你是我妳子。[正旦雲]可又來,我的乖乖兒嚛!”《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可又來!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贍妻小,他豈有哄你説是典來身價之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樓》:“[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一百年,隻是不嫁 田仰 。[末]呵呀!好性氣,又像摘翠、脫衣、駡 阮圓海 的那番光景了。[旦]可又來, 阮 田 同是 魏 黨, 阮 家粧奩尚且不受,倒去跟着 田仰 麼?”《紅樓夢》第一一一回:“衆上夜的人齊聲説道:‘這不是賊,是強盜……打不過姓 包 的,才都跑了。’營官道:‘可又來,若是強盜,難道倒打不過你們的人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可又來”是一個漢語表達,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和用法,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
    用于對話中,對他人或自己的話表示認同,相當于“的确是”“确實如此”。例如元雜劇《漁樵記》中的對話:

    【旦兒雲】可又來,我也有那一樁兒好處,你説我聽。
    此處“可又來”帶有強調自己觀點的意味。

  2. 表示異議或輕微反駁
    在部分語境中,隱含對對方話語的否定或無奈,類似“你看,又來了”“怎麼還這樣說”。例如《灰闌記》中的例子:

    【正旦雲】可又來,我的乖乖兒嚛!
    此處用于回應孩子的混淆稱呼,暗含糾正之意。


二、用法解析


三、權威出處與示例


四、注意區分

部分資料提到“可又來”形容“不好的事物再次出現”,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誤讀。建議以古典文獻和權威詞典的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可又來》這個詞的意思

《可又來》是一個固定搭配,形容某件事情再次發生或者重複出現。可以用來表示某種情況、事件、行為再度發生而不讓人意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可又來》可以拆分成為“可”、“又”和“來”三個字。它們的部首分别是“口”、“又”和“木”,筆畫分别是5畫、2畫和7畫。

來源和繁體

《可又來》這個詞來源于方言,具體來說是廣東話。在廣東話中,它有着特定的使用場景和語氣,用來表示某種情況再次發生。

《可又來》的繁體字為「”可又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來寫《可又來》這個詞。由于發音和意思相對固定,但是字形會有一定的差異。

例句

1. 昨天剛剛交了筆作業,今天老師又布置新作業了,簡直可又來了。

2. 那個地方剛剛裝修好,現在又要重新裝修,真是可又來。

3. 她之前說再也不打遊戲了,結果又開始整天玩遊戲,真是可又來。

組詞

可樂、可口、來臨、來回、來自

近義詞

再次、重複、反複、重新

反義詞

首次、初次、第一次、首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