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附飽揚的意思、饑附飽揚的詳細解釋
饑附飽揚的解釋
《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揚去。"《晉書.慕容垂載記》:"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揚,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後遂以"饑附飽揚"謂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
詞語分解
- 饑附的解釋 比喻不得志時即來依附。 唐 高適 《睢陽酬别暢大判官》詩:“戎狄本無厭,羈縻非一朝,飢附誠足用,飽飛安可招。”飢,一本作“ 饑 ”。參見“ 飢附飽颺 ”。喻指不得志時即來依附。饑,通“ 飢 ”。 唐
- 飽揚的解釋 謂欲望得到滿足即揚長而去。語出《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揚去。"
網絡擴展解釋
“饑附飽揚”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人在不得志時依附他人,一旦得志便遠走高飛,形容勢利忘義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來源:成語源自《後漢書·呂布傳》和《晉書·慕容垂載記》,以“鷹”為喻,形容鷹在饑餓時依附人,吃飽後便高飛離去。
- 引申含義:指人失意時尋求庇護,得勢後卻背棄恩情,強調忘恩負義、趨利避害的品性。
二、出處與典故
- 《後漢書·呂布傳》:
提到“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揚去”,将呂布比作鷹,暗喻其反複無常的性格。
- 《晉書·慕容垂載記》:
記載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時,被形容為“饑則附人,飽便高揚”,後慕容垂果然自立為帝,印證了成語的貶義色彩。
三、用法與特點
- 感情色彩:含明顯貶義,多用于批評勢利小人。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如“此人饑附飽揚,不可深交”。
- 近義詞:饑附飽飏(同音異形詞)。
- 反義詞:始終如一、忠貞不渝。
四、例句與延伸
- 古代用例:
《二刻拍案驚奇》中“滿少卿饑附飽揚,焦文姬生雠死報”,諷刺忘恩負義之人。
- 現代應用:
可形容職場或生活中趨炎附勢、利益至上的行為,如“他發達後便疏遠舊友,真是饑附飽揚”。
五、總結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動物比喻,揭示了人性中趨利避害的弱點,具有警示意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饑附飽揚》的意思
《饑附飽揚》是一個成語,意為饑餓時吃得多,飽飯時吃得多,形容人貪食無度、沒有節制。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貪吃且沒有克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饑附飽揚》由四個部首組成。其中,“饣”是吃的意思,屬于“食”部首;“阝”表示地,屬于“阜”部首;“饑”表示餓肚子,是由“ 饣”和“幾”構成;“揚”則由兩個部首“手”和“日”組成。
來源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張釋之将伐蜀書》:“僑、江、揚、豫、都、颍、汝、之間饑附飽揚。”這句話在描述張釋之出征時,他的陣地很多,他的軍隊在不同的地方,食品不夠分,他就通過搶劫來解決兵員的溫飽問題。
繁體
《饑附飽揚》是該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饑附飽揚》的寫法是《饑負飽揚》。其中,“附”字的繁體為“負”,意思為依附。
例句
這個吃到飽飽的自助餐廳是大家吃吃饑附飯發胖的一個地方。
組詞
饑荒、饑寒、饑餓、附和、附加、飽滿、飽經滄桑、揚眉吐氣、揚長而去等
近義詞
暴飲暴食、貪吃、嗜食、無節制
反義詞
節制、有限制、有控制、有節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