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夢泡的意思、夢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夢泡的解釋

見“ 夢幻泡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夢泡"是漢語中一個富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源自佛教經典,常以"夢幻泡影"或"如夢如泡"的固定搭配出現,用以比喻世間萬物虛妄不實、瞬息即逝的本質。以下從詞典釋義與語源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源拆解與基礎釋義

  1. 夢(mèng)

    《說文解字》釋為"不明也",指睡眠中的幻象。引申為虛幻、不可捉摸之事,如《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

  2. 泡(pào)

    本義指水面上浮起的氣泡,《玉篇》注"水浮漚也"。因其瞬間生滅的特性,成為佛教"無常觀"的典型喻體。


二、佛教哲學中的核心隱喻

"夢泡"典出《金剛經》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處以夢(夢境空幻)、泡(水泡易碎)并列,強調一切現象皆: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收錄"夢幻泡影"詞條,釋義:

    "佛教語。謂世間事物虛妄不實,如夢境、幻覺、水泡和影子。"

    并引《金剛經》為書證。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雖未單列"夢泡",但在"泡影"詞條中注明:

    "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隱含"泡"的虛幻義。


四、文學與日常語境中的引申

  1. 古典文學

    蘇轼《六觀堂老人草書》"物生虛空中,如雲浮水泡",化用"泡"喻表達人生空漠感。

  2. 現代用法

    多形容易逝的願望或徒勞的追求(例:"富貴榮華終成夢泡"),承載對存在短暫性的慨歎。


五、跨文化哲學關聯

該詞與西方哲學存在對話空間:


結論:雙重維度的語義内核

"夢泡"的本質是複合型隱喻,包含:


參考資料

  1. 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顧野王. 《玉篇》中國訓诂學研究會整理本.
  3. 鸠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No.235.
  4.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016.
  6. 周汝昌. 《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7. 釋印順. 《般若經講記》中華書局,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夢泡”是一個源自佛教的詞語,現多用于比喻虛幻、易逝的事物或空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夢泡”是“夢幻泡影”的簡稱,佛教用語,由“夢、幻、泡、影”四個意象組成,比喻世間一切事物如夢境般虛幻、泡沫般易碎,強調萬物無常的本質。

二、來源與佛教背景

  1. 經典出處
    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借此說明物質世界的短暫與虛妄。

  2. 核心意象

    • 夢:夢境般不真實
    • 幻:幻術般虛假
    • 泡:水泡般易破
    • 影:影子般空無
      四者疊加強化了“無常”的哲學觀。

三、現代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夢泡”多用于形容看似美好卻易破滅的幻想,例如:

四、相關詞語

近義詞包括“鏡花水月”“空中樓閣”等,均強調虛無缥缈的特質。

“夢泡”融合了佛教哲學與文學隱喻,既是對物質世界的解構,也是對世人執念的警示。

别人正在浏覽...

骜悍悲怃兵役制度壁人窗誼出門合轍綽掃摧堅獲丑翠襟帶下大羅便打搶镫仗丁糧第舍對弈鈋鈍附骥蠅搿夥革面拱璧河督假封葭莩奸色角藝機便九族擊轅嵁絶看坐兒的癞蛤蟆想吃天鵝肉臨摹理人露出馬腳露犬砰铿僄棄劈噗襆被青襟子清明喪幡掃眉哨長沙嘴聖矩飾翼四從送尾搜章摘句頭朝下歪詩尉候危及吳莼無法無天五嶽真形圖項王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