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孟嘗君的意思、孟嘗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孟嘗君的解釋

即 田文 , 戰國 齊 貴族,封于 薛 (今 山東 滕縣 南),稱 薛公 ,號 孟嘗君 。為 戰國 四公子之一,以善養士著稱。一度入 秦 , 秦昭王 要殺害他,賴門客中擅長6*狗盜雞鳴者的幫助而逃歸。後卒于 薛 。 漢 劉向 《說苑·正谏》:“ 孟嘗君 将西入 秦 ,賓客諫之百通,則不聽也。” 宋 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士皆稱 孟嘗君 能得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要學那 石太尉 的奢華, 孟嘗君 的氣概。”亦省作“ 孟嘗 ”。《戰國策·秦策四》:“ 王 問左右曰:‘今之 如耳 、 魏齊 ,孰與 孟嘗 、 芒卯 之賢?’” 漢 賈誼 《過秦論》:“ 齊 有 孟嘗 , 趙 有 平原 , 楚 有 春申 , 魏 有 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晉 張華 《遊俠篇》詩:“ 孟嘗 東出關,濟身由雞鳴。”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 孟嘗 習狡兔,三窟賴 馮諼 。” 明 李贽 《贈兩禅客》詩:“ 孟嘗 門下客三千,狗盜雞鳴絶可憐。”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孟嘗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孟嘗君”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人物和成語寓意綜合理解:

一、曆史人物身份

孟嘗君(本名田文)是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封于薛地(今山東滕州),故稱“薛公”。他與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并稱“戰國四公子”,以廣納門客聞名,門下食客達三千餘人,涵蓋各類人才,甚至包括“雞鳴狗盜”之徒。

二、核心事迹與特點

  1. 養士策略
    孟嘗君打破身份限制,對門客一視同仁,甚至暗中記錄其親屬信息并贈送禮物,以此凝聚人心。這種策略使其在危難時得到門客幫助,如“雞鳴狗盜”助其逃離秦國。

  2. 政治沉浮
    曾擔任齊、秦、魏三國相國,主張合縱抗秦,但因權勢過盛遭齊湣王猜忌,一度流亡魏國。其經曆反映了戰國時期複雜的國際關系與權力博弈。

三、成語寓意

作為成語,“孟嘗君”含貶義,形容為謀私利不擇手段之人。這一評價源于王安石《讀孟嘗君傳》的批判,認為他依賴“雞鳴狗盜”而非真正的治國之才,未能助齊國稱霸。

四、曆史評價争議

“孟嘗君”既指戰國時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衍生為對投機者的隱喻。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生平細節,可查閱《史記·孟嘗君列傳》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孟嘗君

孟嘗君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彙。下面将對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意思

孟嘗君是指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名字叫孟嘗,被封為君主。這個詞也常常用來形容聰明機智、富有智謀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孟嘗君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子”和“君”,其中“子”表示人物,“君”表示君主、主人。整個詞彙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孟嘗君這個詞來源于戰國時期的曆史記載,在《史記·楚世家》中有詳細記載孟嘗君的事迹和貢獻。

繁體

孟嘗君的繁體寫法為「孟嘗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孟嘗君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古時候常用的寫法為「孟嘗臣」。

例句

1. 他非常聰明,簡直就是個孟嘗君。

2. 孟嘗君在楚國的政務上作出了許多傑出的貢獻。

組詞

孟嘗君可以組成其他詞彙,例如:孟嘗、嘗試、君主。

近義詞

聰明、機智、智謀

反義詞

愚蠢、笨拙、無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