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夫的意思、跟夫的詳細解釋
跟夫的解釋
指舊時出殡時跟隨的撥旗扛夫。舊時 北京 富人出殡,要用32人、48人或64人擡棺材,也叫擡扛。另有4位杠夫拿着撥旗,在四角跟隨。扛夫換班須注意撥旗,以便進退有序。 老舍 《茶館》第三幕:“四角兒的跟夫,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
詞語分解
- 跟的解釋 跟 ē 腳的後部,踵:腳後跟。 鞋襪的後部:高跟鞋。襪後跟兒。 隨在後面,緊接着:跟隨。跟蹤。 趕,及:跟不上班。 和,同:我跟他在一起工作。 對,向:我已經跟他說了。 和同與 筆畫數:; 部首:足
- 夫的解釋 夫 ū 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夫。萬夫不當之勇。 舊時稱服勞役的人:夫役。拉夫。 〔夫子〕a.舊時對學者的稱呼;b.舊時稱老師;c.舊時妻稱夫;d.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 與妻結成配偶者:丈夫。夫
網絡擴展解釋
“跟夫”是舊時北京地區喪葬習俗中的特定角色,主要用于富有人家的出殡儀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跟夫指出殡時在棺材四角跟隨的撥旗扛夫。他們手持撥旗(一種标識性旗幟),負責在擡棺過程中協調換班順序,确保隊伍行進有序。
2.職責與背景
- 擡棺規模:舊時富戶出殡需32人、48人或64人擡棺(稱“擡扛”),另有4名跟夫專門執旗。
- 協調作用:扛夫換班時需根據撥旗指示進退,避免混亂,體現儀式莊重性。
3.文學例證
老舍在《茶館》第三幕中提到:“四角兒的跟夫,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側面反映跟夫在當時社會儀禮中的重要性及酬勞情況。
4.相關延伸
“夫”在古漢語中可指服勞役者(如“夫役”),與“扛夫”“跟夫”等詞均體現舊時職業分工。
如需進一步了解喪葬習俗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跟夫》這個詞是指與丈夫共同生活、相伴一生的意思。它由“跟”和“夫”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
- “跟”字的部首是“足”,表示與人共同行走;
- “夫”字的部首是“大”,表示男性。
筆畫:
- “跟”字有10畫,依次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畫出;
- “夫”字有4畫,先畫一個橫,然後畫兩個豎從中間分開,最後再畫一個橫。
來源:
《跟夫》一詞的源自于古代漢語,常用來形容妻子與丈夫相依為命、相互依靠的關系。
繁體:
《跟夫》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一緻,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書寫方式與現代稍有不同。《跟夫》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大緻相同,但細節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她是個賢妻良母,一直與丈夫跟夫。
2. 我們一同跟夫,白頭偕老。
組詞:
- 跟隨:緊跟在後面;
- 夫妻:指夫婦或丈夫和妻子;
- 跟從:依照他人的指引或意願行動。
近義詞:
同伴、伴侶、配偶
反義詞:
獨身、單身、離異
希望這些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再次詢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