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毛毛的意思、毛毛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毛毛的解釋

猶言丑丑丑。 元 曲中用于羞辱和嘲弄對方的語氣。 元 王晔 《桃花女》楔子:“您常在我根前賣弄這陰陽有準,禍福無差,今日如何?好惶恐人也!毛毛毛!”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二折:“今日可是你還不羞死了哩!毛毛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毛毛毛"是一個具有方言特色的漢語疊音形容詞,主要在中國西南官話區(如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地)使用。其核心含義及語言學特征可從以下權威辭書角度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物體表面覆蓋的極其細密、柔軟且短小的絨毛或毛狀物,強調視覺與觸覺上的細微感。


二、方言分布與使用場景

屬西南官話形容詞生動形式(ABB式重疊),通過三字疊用增強描摹效果:


三、語法功能與語義特征

  1. 詞性:狀态形容詞(不可直接修飾名詞,需加“的”)。
    • 例:“這桃子毛毛毛的” ✅ vs. “毛毛毛桃子” ❌
  2. 語義側重:
    • 密度高(密集細小)
    • 質感軟(觸感輕柔)
    • 視覺弱顯(不突兀的毛狀覆蓋)
    • 來源:《四川方言詞典》(王文虎等編)強調其“綿密柔軟”的語義核心。

四、語用差異辨析

與近義詞對比凸顯獨特性:

詞彙 語義側重 使用範圍
毛毛毛 細密+柔軟+短小 西南方言口語
毛茸茸 蓬松+濃密 普通話通用
絨乎乎 溫暖+厚實感 北方方言

五、語言演變與文化關聯

  1. 構詞理據:

    單字“毛”本義指動植物表皮絲狀物(《說文解字》:“毛,眉發之屬”),三疊式“毛毛毛”繼承本義并強化“微細”屬性,符合漢語重疊表“小稱”的規律(如“一點點”)。

  2. 地域文化映射:

    西南地區對“細膩質感”的偏好(如飲食文化中的“毛豆腐”、工藝中的竹絲瓷胎)與方言表達形成互文。

    • 來源:《漢語重疊史研究》(華玉明著)分析三疊式形容詞的曆時演變與方言分布。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2. 詹伯慧. 《漢語方言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王文虎, 張一舟, 周家筠. 《四川方言詞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4. 鄭懷德, 孟慶海. 《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3.
  5. 華玉明. 《漢語重疊史》. 語文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毛毛毛”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與發音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其曆史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稗官犇遯不期而同吃死飯觸藩黜伏村疃當才兜剿都老爺楯檻凡才法田飛鈎霏解分形輔導葷菜膠接激勉禁暴誅亂鏡變錦冒急灘科程老死冷竈獵漁柳菌綸綍鹵水盲飇門縫棉大夫米囊嫋娜涅字農氓鷗保炰燔飄寓蚍衃迫逐強留遷史期瓜清迥輕喪寝壞群雄瑞玉桑海上舉赦肺侯詩名示信隨行刎頸交鄉縣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