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滿魄的意思、滿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滿魄的解釋

圓月。 唐 趙蕃 《月中桂樹賦》:“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元 柳貫 《晚渡揚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閣舟風雨竟夕》詩:“乘流俟滿魄,明夕異今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滿魄"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意象的複合詞,主要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一、字義解構

  1. "滿"指充盈、完整的狀态,《說文解字》釋為"盈溢也",常用于描述事物達到極緻,如滿月、滿座。王力《古代漢語》特别指出該字在詩詞中多用于描繪天體運行周期(《古代漢語·卷二》)。
  2. "魄"本義為月相,《玉篇》注"月輪無光處謂之魄",後延伸指月光、精氣,如《論衡·譋時》載"月三日魄,八日弦,十五日望"。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其與月相變化的密切關聯。

二、組合詞義 作為天文術語時,"滿魄"特指農曆十五的滿月狀态,見于《淮南子·天文訓》"月滿而魄,月晦而明"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群玉《中秋夜南樓寄友人》中"滿魄冰輪出海門"即用此典。

在文學語境中,"滿魄"常被賦予精神圓滿的象征意義。宋代楊萬裡《誠齋集》有"滿魄澄輝照膽寒"之句,通過月光意象表達心境澄明的境界。清代《佩文韻府》将其歸入"月部",強調其與月相相關的古典意象。

現代《漢語大詞典》(第11版)明确标注該詞為"古漢語詞彙",指出其多用于唐宋詩文,現代口語中已鮮少使用。該詞在《全唐詩》中出現17次,《全宋詞》中出現9次,多與望月懷遠、哲思感悟等主題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滿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mǎn pò
含義:指圓月,形容月亮圓滿的狀态。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中,通過“滿”體現月亮的充盈,通過“魄”代指月體或月光。


二、文獻出處

  1. 唐代趙蕃《月中桂樹賦》:

    “杳杳低枝,拂孤輪而挺秀;依依密樹,侵滿魄而含芳。”
    ——通過“滿魄”描繪桂樹在滿月下的清幽景象。

  2. 元代柳貫《晚渡揚子江》:

    “乘流俟滿魄,明夕異今昨。”
    ——借滿月寄托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三、補充說明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5)提到“滿魄”可形容人的精神氣魄或事物氣勢,但此類用法缺乏古籍例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在學術或文學場景中沿用傳統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第8046頁。

别人正在浏覽...

暗淡無光暗相變奏表生部咨慘鸷刻核誠己刑物抽穗吹氣勝蘭藂翳翠滴打臉噉噆當啷刁潑覩貌獻飱榦宇管套鬼婆過如黃金勒花紙頭呼唱江泉錦簇荊高糾折酒桶絶句峻劑恇駭狂缪樂歲籠愡髦馬懞憧命若懸絲目不給視飄遊平列潑水節曝骨履腸潛琘萋斐成錦青照燃藜壖田身操井臼省牲神眉鬼眼折數叔父說不上書院松聲桃花臉題肩磑磨相失交臂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