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髦馬的意思、髦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髦馬的解釋

(1).鬃毛不加修剪的馬。《禮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乘髦馬,不蚤鬋,不祭食。” 鄭玄 注:“髦馬,不鬄落也。” 孔穎達 疏:“乘髦馬者,吉則剪剔馬毛為飾,兇則無飾,不剪而乘之也。”

(2).足四節都長毛的馬。《穆天子傳》卷四“天子之豪馬豪牛” 郭璞 注引《山海經》:“髦馬如馬,足四節,皆有毛。”今本《山海經·海内南經》作“旄馬,其狀如馬,四節有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髦馬在古代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指鬃毛修長的良馬,其二特指垂頸長鬃的祭祀用馬。《說文解字》釋"髦"為"髮中毫者也",引申為動物頭頸部的長毛。《周禮·夏官·庾人》記載"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其中"龍馬"即包含髦馬的範疇,這類馬匹因體型偉岸、鬃鬣豐美,常被用作天子儀仗。

從文字構形分析,"髦"字從髟從毛,甲骨文作人首垂發之形,金文增添"毛"部強化毛發特征,可見其本義與毛發裝飾密切關聯。《詩經·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駒,六辔如濡"的記載,鄭玄箋注指出駒馬需具備"髦朱其鬣"的特征,即紅色長鬃的裝飾要求。

在禮制應用中,《禮記·明堂位》載"夏後氏之龍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鄭玄注疏提及周代祭祀時"乘髦馬,載青旌",說明髦馬作為禮儀器物,承載着溝通天人的宗教功能。這類馬匹的選拔标準嚴格,除鬃毛長度外,還需符合《相馬經》中"龍顱突目,平脊大腹"的體型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髦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鬃毛未修剪的馬
    出自《禮記·曲禮下》,指在特定禮儀場合(如大夫、士離開本國時)所乘的馬匹,其鬃毛保持自然未修剪的狀态,以示莊重或哀戚。

  2. 四足長毛的馬
    見于《穆天子傳》及《山海經》注引,描述一種足部四節均生有長毛的特殊馬種,可能為古代傳說中的異獸或特定品種。

二、擴展含義

三、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網絡資料(如)将“髦馬”解釋為形容人外貌出衆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誤讀或引申,需謹慎采用。

“髦馬”的原始含義聚焦于馬匹特征,需結合具體古籍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穆天子傳》等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感凹鏡白眉赤眼拔木幫派保存飽更邊嚴兵拿禍結伯理闡揚光大粗布打杈逮累導繹東牀放骜綱柄鬲絶挂勁鶴背環眼馬揮袖将家九驷抗辯栗子卵民盧姬鹿麛氯化鈉甯觐蟠錯朋曹片瓦無存憑霄雀淺語蹊磴情不可卻器宇軒昂去污粉髯參軍撒水拿魚單雄折充勝負聖林設驗師矩時輪讨閱擿埴索途通明徒友握霧拏雲霞徑小藏小德孝祀醯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