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黃金制成的銜勒。 南朝 梁 何遜 《拟輕薄篇》:“柘彈 隨 珠丸,白馬黃金勒。” 唐 杜甫 《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仇兆鳌 注:“《明皇雜録》:上幸 華清宮 ,貴妃姊妹各購名馬,以黃金為銜勒。”
“黃金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用黃金制成的馬具,以下為詳細解釋:
“黃金勒”指用黃金制成的銜勒(即套在馬嘴上的金屬部件,用于控制馬匹)。該詞常見于古代詩詞中,常與“白馬”“玉鞍”等意象結合,象征富貴或皇家氣派。
黃金勒不僅是實用馬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例如《明皇雜錄》記載,唐玄宗時期,貴妃姐妹曾以黃金為銜勒裝飾名馬,突顯其奢華。
唐代詩詞中多次出現此詞,例如:
黃金勒是古代貴族或皇家使用的黃金馬具,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多見于南朝至唐代文學作品。如需更詳細出處,可參考《明皇雜錄》或杜甫、岑參的詩作。
《黃金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黃金制成的勒。勒是古代軍隊出征時佩戴在馬嘴上的一種裝置,黃金勒則特指是用黃金制成的勒。
黃金勒的拆分部首是⼦(子)和⽉(月),部首⼦表示與勒相關的字,⽉表示與金屬相關的字。按照筆畫的劃分,黃金勒一共有13個筆畫。
黃金勒這個詞最早見于《漢書·匈奴傳》,用來形容匈奴王公利鹿孤的馬勒是由黃金制成的。後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來泛指用黃金制成的馬勒。
黃金勒(注:黃為黃的繁體字)。
在古代,黃金勒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目前我們通用的寫法是“黃金勒”,古時候可能會使用“黌金勒”或“㒵勵罹”等寫法。
1. 這匹寶馬上金銀絲繡邊的馬鞍和黃金勒,盡顯其主人的高貴身份。 2. 他的寶馬腰間鑲嵌着黃金勒,帶給人一種奢華和高雅的感覺。
組詞:黃金勒帶、黃金勒鍊、黃金勒缰。
黃金馬勒。
鐵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