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咨的意思、部咨的詳細解釋
部咨的解釋
部頒的公文。 清 恽敬 《都昌元将軍廟碑銘》:“公用古碑法,勒部咨於石。 敬 與 都昌 知縣 陳君煦 交,過 左蠡 ,為碑文。”
詞語分解
- 部的解釋 部 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屬關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屬。部首
- 咨的解釋 咨 ī 商議,詢問:咨問。咨訪。咨詢。 用于同級機關的一種公文:咨文。 歎氣的聲音:咨嗟(.歎息;.贊歎)。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部咨”是古代公文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部咨指中央部門(如吏部、兵部等)發布的正式公文,常見于清代官方文書。該詞由“部”(中央行政機構)和“咨”(公文類型)組合而成,強調文件的權威性與官方性質。
二、文獻例證
清代恽敬在《都昌元将軍廟碑銘》中提到:“公用古碑法,勒部咨於石。”此處“部咨”即指将官方公文刻于石碑,體現其正式性與法律效力。
三、構成解析
- 部:指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等中央機構。
- 咨:本義為商議,後衍生為平行機構間的公文類型(如咨文)。《出師表》中“以咨诹善道”即用其商議義,而《儒林外史》中“咨明兵部”則指公文形式。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清代中央與地方、或同級部門間的文書往來,如學部咨議官處理教科書審查時可能涉及此類公文。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與字義考據,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都昌元将軍廟碑銘》原文或清代公文制度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部咨(bù z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詳細說明它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bù)的部首是阝(阜),共包含四個筆畫。
咨(zī)的部首是口,共包含七個筆畫。
來源:
部咨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部字和咨字并不直接關聯。部字最早的意思是指地理上的區域劃分,後來演變為指部門、部分等含義。咨字則原指問詢、請教,後來也引申為咨詢、咨詢意見等概念。
繁體:
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部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但咨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時的咨字在上部多有像“止”字的結構,兩側各有撇長豎。
例句:
1. 我們今天開會是為了就這個項目進行部咨。
2. 請大家積極參與,提出各自的部咨意見。
組詞:
部長、部門、部分、部署、部隊
近義詞:
咨詢、請教、商議、建議
反義詞:
解答、回答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