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自己做到真誠,以匡正社會,為衆人所取法。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但知私財不入,公事夙辦,便雲我能治民;不知誠己刑物,執轡如組,反風滅火,化鴟為鳳之術也。”
“誠己刑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自我真誠的修養來匡正社會,成為他人效仿的典範。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強調個人修養與社會影響的關系,即先以真誠的态度要求自己,進而通過自身言行感化他人、規範社會。其中,“誠己”指自我真誠的踐行,“刑物”意為匡正事物(“刑”通“型”,即規範、示範)。
出處與用法
源自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勉學》:“不知誠己刑物,執辔如組,反風滅火,化鸱為鳳之術也。”。原句批評當時士族空談學問卻缺乏實際治世能力,反襯“誠己刑物”作為治世方法的重要性。
深層内涵
注意辨析
個别解釋(如)提到“警戒懲罰自己”的含義,可能與成語原意存在偏差。主流權威釋義均以“匡正示範”為核心,未涉及自我懲罰的引申義,建議以高權威來源為準。
擴展參考:該詞多用于強調領導者的表率作用或道德修養的社會價值,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以身作則的管理理念。
《誠己刑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自我要求誠實守信的同時也對行為不端的人進行嚴懲。下面是關于該成語的詳細介紹。
《誠己刑物》這個成語中的“誠”字的部首是讠,筆畫為四畫;“己”字的部首是已,筆畫為三畫;“刑”字的部首是刂,筆畫為刀的五畫;“物”字的部首是牛,筆畫為四畫。
《誠己刑物》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法治思想,強調了自我約束和對他人不法行為的懲罰。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誠己刑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誠己刑物》這個成語可以寫作“誠己刑物”、“誠己刑物”或者“誠己刑物”等。
他身為領導,理應誠己刑物,對腐敗行為絕不姑息。
誠實、己見、物品
以身作則,言行一緻
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