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稱“ 緑頭籤 ”。1. 清 制,凡進見皇帝者,皆用粉牌書寫姓名、履曆。牌頭飾綠色者稱綠頭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綠頭牌》:“定制:凡召見、引見等名次,皆用粉牌書名,雁行以進。王、貝勒用紅頭牌,公以下皆用緑頭牌,繕寫姓名、籍貫及入仕年歲、出師勳績諸事,以便上之觀覽焉。”
(2). 清 代沿 明 制,凡遇緊急事務或事涉瑣細,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綠頭木牌,以滿文書節略于其上,稱為綠頭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綠頭牌》:“國朝六曹章奏,悉沿 明 制。惟緊急事或涉瑣細者,則削木牌而緑其首,以 滿洲 字書節略于其上,不時入奏取旨,不下内閣票拟,謂之緑頭牌子,蓋古方策遺意也。”
(3). 清 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綠色漆牌頭,稱綠頭牌或綠頭籤。《<賴古堂集>附錄·年譜》:“ 世祖皇帝 升遐憑幾之際,詔赦在獄諸人,呼名至公,大臣雲,單有緑頭牌赦爾,爾係大臣,宜向闕謝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抽出緑頭籤,取開紅圈票,把幾個白衣山人吓走了。”
“緑頭牌”是清代宮廷制度中的專用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使用場景區分:
部分資料提到綠頭牌用于皇帝選擇妃嫔侍寝(如《甄嬛傳》劇情),但此說法多見于影視或非權威解讀。高權威文獻中未明确提及該用途,可能為後世演繹。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曆史研究宜參考前兩類解釋,文學作品中可能涉及第三類引申用法。
《緑頭牌》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綠頭牌”,它可以指代一種具有綠色頭部的标牌或标志。
《緑頭牌》的拆分部首是緑 (糸/糹) 和 牛 (牜/⺧),其中緑的四劃部首是糸 (糸/糹)、牛的四劃部首是牜 (牜/⺧)。
《緑頭牌》的總體筆畫數為10畫。
《緑頭牌》一詞源自中國漢字,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使用最為廣泛。它是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繁體字是指中國文字的舊體字形,與簡體字形式不同。
在古時候,對于《緑頭牌》所含的每個漢字,有些仍然保留了其古代寫法的形式,但大部分字形已有所變化。因此,《緑頭牌》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差别。
1.公園裡的導覽标識上有緑頭牌,指引遊客前往不同的景點。
2.這家餐廳的外牆上挂着緑頭牌,代表它是一家環保餐廳。
緑頭牌的組詞可以是緑色、頭部、标牌等。
緑頭牌的近義詞可以是緑頭标、綠色标志牌。
緑頭牌的反義詞可以是紅頭牌、黃頭牌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