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糜軀的意思、糜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糜軀的解釋

粉身碎骨,獻出生命。 三國 魏 曹植 《聖皇篇》:“思一効筋力,糜軀以報國。”《南齊書·王僧虔傳》:“祖兄二世,糜軀奉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欲報此德,糜軀未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糜軀”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í qū,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但核心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1. 獻身犧牲
    主要含義指“粉身碎骨,獻出生命”,常用于表達報效國家或報答恩情的決心。例如:

    • 三國魏·曹植《聖皇篇》:“思一効筋力,糜軀以報國。”
    • 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欲報此德,糜軀未謝。”
  2. 身體極度衰弱(較少見)
    部分現代資料(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可形容“身體虛弱到極點”,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是引申義或現代誤讀。


結構與來源


使用場景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糜軀》的意思

《糜軀》是一個表示身體破敗、虛弱不堪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身體憔悴、衰弱無力,多用于文學作品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糜軀》的拆分部首為「米」和「身」。其中「米」為5畫,表示糧食;「身」為7畫,表示人的身體。整個詞共有12畫。

來源

《糜軀》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章·遠遊篇》中,并在後來的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在古代,這個詞多用來描寫傷病、貧困、戰争等造成的身體破敗和虛弱。

繁體

《糜軀》的繁體字為「縻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糜軀》的「糜」字的上半部分為「麻」,下半部分為「米」,整體表示了糜爛和破敗的意思;「軀」字則是由「身」和「去」組成,表示身體衰弱、消瘦。

例句

1. 他多年來操勞過度,如今已成了一個糜軀。
2. 戰争使得無數人化為糜軀。

組詞

病糜軀

近義詞

憔悴、衰敗、頹廢

反義詞

健壯、強健、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