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綠沉”。1.濃綠色。《太平禦覽》卷七○二引 晉 陸翽 《邺中記》:“﹝ 石虎 ﹞用象牙桃枝扇,其上竹或緑沉色,或木蘭色,或作紫紺色,或作鬱金色。” 唐 皮日休 《公齋四詠·新竹》:“一架三百本,緑沉森冥冥。”
(2).凡器物之濃綠或被漆、染為濃綠色者常冠以“緑沉”。 晉 王羲之 《筆經》:“有人以緑沉漆竹管及鏤管見遺,録之多年。斯亦可愛玩,詎必金寳雕琢,然後為寳也。” 南朝 梁簡文帝 《旦出興業寺訓詩》:“ 吳 戈 夏 服箭,驥馬緑沉弓。”《南史·任昉傳》:“﹝ 任昉 ﹞卒於官…… 武帝 聞問,方食西苑緑沉瓜,投之於盤,悲不自勝。”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四:“雨抛金鎖甲,苔卧緑沉鎗。”
緑沈(lǜ chén)是漢語中形容色彩的古雅詞彙,特指一種深沉、濃重如碧潭般的綠色。以下從釋義、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色相特征
指深青綠色調,色澤濃郁如沉水之碧玉。《漢語大詞典》釋為“濃綠色”,其“沉”字既表色澤厚重感,亦暗含光影如沉水般的視覺層次。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詞源考據
“緑”為“綠”的異體字,本義為青黃色;“沈”通“沉”,取“深沉”“沉澱”之意。二字組合最早見于魏晉文獻,用于描繪器物、織物或自然景物的深綠色澤。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本。
器物應用
來源:《全唐詩》卷六一五,中華書局,1960年。
自然描寫
杜甫《重過何氏》詩“雨抛金鎖甲,苔卧綠沈槍”,以“綠沈”形容青苔覆甲形成的幽深綠色,兼具色彩與質感描寫。
來源:《杜詩詳注》卷三,仇兆鳌注,中華書局,1979年。
雅士品味象征
宋代文人将“綠沈”用于茶器、硯台等雅物,如陸遊“綠沈金鎖少時狂”,喻指以深綠漆飾的珍貴器物承載少年豪情。
來源:《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錢仲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隱逸精神投射
古代詩詞常以“綠沈”暗喻隱逸之境,如“綠沈庭院”指向苔深林靜的避世居所,呼應道家“返璞歸真”的哲學意趣。
來源:《中國色彩史研究》,姜澄清,商務印書館,2014年。
根據《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考證,“綠沈”對應Pantone色卡近似#1D3D33,屬低明度、高飽青綠色系,至今仍用于傳統工藝與設計領域。
來源:《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郭浩、李健明,中信出版社,2020年。
“緑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器物修飾:
用于形容被漆、染成濃綠色的器物。例如:
文學意象:
古代詩詞中多借“緑沈”渲染幽深、莊重的意境,如唐代皮日休《新竹》用“緑沉森冥冥”形容竹林深邃。
專有名詞:
某些特定物品以“緑沈”冠名,如《南史》記載的“緑沉瓜”,是一種顔色深綠的瓜果。
根據漢典和古籍注釋,“緑沈”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獻研究或文學創作。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太平禦覽》《南史》等古籍原文。
柏海暴勃杯中之物辯才唱門長音丑娸吹律定姓出剩次第盜劫大鴈鵝群仿宋體風骨封禅文幹校乖緻過正和局橫浪繳纏姣孋勦取結仇踑踞金鋼石金櫻子孔方兄魁岸來稔拉皮條旅谷馬王菜蒨璨潛精牽綴僑置漆簡跫然足音氣丕丕丘轲認雞作鳳三親商律滲漓深切著明石田施與水郭恕免擡揲湯沐邑歎嘉王京尪陋王菩王猷棹香葇小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