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正的意思、過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正的解釋

過分;過頭。《後漢書·張晧王龔等傳贊》:“ 安 儲遭譖, 張卿 有請。 龔 糾便佞,以直為眚。二子過正,埋車堙井。” 李賢 注引《孟子》:“矯枉過正。”《晉書·陸機傳》:“ 漢 矯 秦 枉,大啟王侯,境土踰溢,不遵舊典,故 賈生 憂其危, 晁錯 痛其亂。是以諸侯岨其國家之富,憑其士庶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遲,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 皇祖 夷於黔徒, 西京 病於 東帝 。是蓋過正之災,而非建侯之累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 張九成 以為窺議王室之意,至引 高歡 見 魏 政不綱,退結豪傑事,此過正之論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過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過正”指過分、過頭,強調超出合理限度或正常标準。例如在糾正錯誤時用力過猛,導緻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出處與演變

  1. 曆史文獻
    最早出自《後漢書·張晧王龔等傳贊》:“二子過正,埋車堙井”,描述糾正偏差時過度的情況()。
  2. 成語關聯
    常與“矯枉”連用為成語“矯枉過正”,意為矯正彎曲的東西時用力過猛,比喻糾正錯誤超過合理限度()。例如《後漢書·仲長統傳》提到“矯枉過正之檢”。

三、結構與用法

四、示例

  1. 《晉書·陸機傳》分析漢朝分封制時提到“漢矯秦枉,大啟王侯”,認為過度分封導緻新問題()。
  2. 現代用法:如“環保措施過正,可能阻礙經濟發展”。

“過正”既可作為獨立詞彙描述“過度”,也是成語“矯枉過正”的核心部分,需根據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正

過正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做動詞和形容詞,表示超過了合適或適度的程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這個字的部首是辶(辶又名走之辵),過字共有5個筆畫。

來源

過這個字最初的意思是人們行走超過了目的地,引申為超出了正常或適度的範圍。比如,行進時走過了目标地點、說過了應說的話等。

繁體

過的繁體寫法是過。

古時候漢字寫法

過的古時候寫法稍有不同,為:

郭(音guō)

霄(音xiāo)

卩(音jié)

饷(音xiǎng)

例句

1. 他每天工作到深夜,過了正常工作時間。

2. 這部電影的暴力場面太過正常範圍,不適合年輕人觀看。

組詞

過分、過後、過剩、超過、過量

近義詞

超越、超過、超出、偏離、越界

反義詞

未達、未過、不及、不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