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亦喻無用之物。《左傳·哀公十一年》:“得志於 齊 ,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 唐 寒山 《詩》之六六:“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得之則曰猶獲石田,失之則曰不勤遠略。” 梁啟超 《論生利分利》:“顧同一土地也,在野蠻民族之手,則為石田;在文明民族之手,則為奇貨。”
(2).貧瘠的田地。 宋 秦觀 《次韻子由題蜀井》:“ 蜀 岡精氣滀多年,故有清泉發石田。” 元 王逢 《贈龍虎山人鄭良楚》詩之二:“石田歲稔茅屋好,種菊乞詩 虞翰林 。”《剪燈新話·天台訪隱錄》:“有居民四五十家,衣冠古樸,氣質淳厚,石田茅屋,竹戶荊扉,犬吠雞鳴,桑麻掩映,儼然一村落地。”
(3).指石硯。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石戶 之封可守,石田之穫不虛;傳子孫而無累,貽朋友而欣愉。” 清 方文 《病中寄鄧柬之》詩:“藥裹但隨庭草積,學徒應共石田荒。”
“石田”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總結來看,“石田”的核心意義圍繞“貧瘠無用”展開,既可指具體土地,也可抽象比喻。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古典文獻中多引用《左傳》的原始典故。
《石田》是一個中文詞彙,通常用作人名或地名。從字面上看,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石”和“田”。
“石”字的部首是“石”,它是石頭的意思,有五個筆畫。
“田”字的部首是“田”,它代表田地,有五個筆畫。
《石田》一詞的來源可以是一個姓氏或特定地名。作為姓氏,它可能代表一個家族的名稱。作為地名,它可能指代以石頭和田地為特征的地區。
如果使用繁體字書寫,《石田》會變成《石田》。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古代的書寫形式,《石田》可能會寫作《石田》。
1. 張先生在石田家族擔任重要職位。
2. 這座城市的東部是一個以石田為主的農田區。
石田不常用于組詞中,但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例如,石田可以與不同的名詞組合,如石田公園、石田村等。
石田的近義詞取決于具體的上下文,無法直接确定一個通用的近義詞。
與石田相反的詞也取決于具體的情境,沒有一個通用的反義詞與之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