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踑踞的意思、踑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踑踞的解釋

(1).箕踞。坐時兩腳張開,形似簸箕。 晉 劉伶 《酒德頌》:“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麴藉糟。”《晉書·隱逸傳·郭文》:“於是朝士鹹共觀之, 文 頽然踑踞,傍若無人。”

(2).指輕慢。《南史·何點傳》:“ 點 雖不入城府,性率到,好狎人物。遨遊人間,不簪不帶,以人地并高,無所與屈,大言踑踞公卿,敬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踑踞”是漢語中的古語詞,通“箕踞”,指坐時兩腿前伸張開、形如簸箕的姿勢。這種坐姿在古代被視為不拘禮節或倨傲的表現。《漢語大詞典》引《莊子·至樂》記載:“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此處“箕踞”即與“踑踞”同義,體現自然隨性之态。

從字形演變看,“踑”字以“足”為形旁,強調腿部動作,“箕”則為聲符,故“踑踞”可解作“以箕狀展開雙足而坐”。漢代《說文解字》注:“箕,所以簸者也,象形”,印證了該詞的形象來源。

現代漢語中,“踑踞”多用于古代文獻研究及禮儀文化讨論,如《禮記·曲禮上》所述“坐毋箕”,即指不可采用這種失禮坐姿,反映了古代坐姿規範的社會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踑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含義

2.詳細解釋

3.曆史用例

4.相關詞辨析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晉書》《南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話文白田變隔娼館長足朝寮櫥窗春氣燈草吊傷黩祭峨冠翻越發隱擿伏飛翥楓天棗地格格刮刮乖闊顧此失彼國慶節過支孤塗含辛茹苦呵卵換屆滑七擦花說柳說胡椒酒講鈔解隋旌勸鏡象虮子炕陽廉鲠龍武露潔馬尾蘿蒙須民主人士南北皮尺貧辛欽柴情隨事遷氣焰嚣張乳臭兒生不如死生質射莎水涔涔司職騰矯托物陳喻吐盂魏妃香名绡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