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律的意思、商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律的解釋

(1).商調式的樂曲。即旋律以商為主音的樂曲。 唐 虞世南 《琵琶賦》:“笛不為於商律,瑟見毀於繁絃。”

(2).泛稱樂曲。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麗容習禮》:“耳聽仙音一派,商律奏,八音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律,作為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法律與曆史内涵,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核心釋義

商律(shāng lǜ)指規範商業活動的法律規範總稱,特指中國曆史上制定的專門商事法典。其核心含義包含:

  1. 商事法律總稱:泛指調整商人、商行為及商事組織的法律規則體系,涉及買賣、運輸、保險、票據等商業領域。
  2. 特定曆史法典:專指清末制定的《大清商律》(1904年頒布),是中國第一部近代化商事法典,标志傳統“諸法合體”向近代部門法體系的轉變。

二、曆史演變與法律地位

  1. 古代淵源

    中國古代雖無獨立商法,但《周禮·地官》已記載市場管理規則,唐《關市令》、宋《市舶條法》等均含商事規範,屬“民刑不分、諸法合體”框架下的零散條款。

  2. 近代法典化标志

    1903年清政府設商部,仿效日本商法起草《大清商律》,1904年頒行《商人通例》《公司律》兩部,首次确立公司制度與商人權利義務,奠定中國近代商法基礎。其立法技術雖顯粗糙,但打破“重農抑商”傳統,推動民族工商業發展。

三、現代意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商律”可泛指商事法律法規(如《公司法》《票據法》),但學術與曆史研究仍側重其作為中國近代第一部商法典的特殊地位,象征法律現代化的重要節點。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商”與“律”的釋義引申。
  2.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中華法系研究》中關于清末修律的論述。
  3. 國家圖書館藏《大清法規大全·實業部》影印本(190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商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領域區分:

一、音樂領域(古代用法)

  1. 商調式樂曲
    指以“商”音(古代五聲音階中的第二音)為主音的樂曲。例如唐代虞世南《琵琶賦》提到“笛不為於商律”,強調其音樂特性。

  2. 泛指樂曲
    明代戲曲《霞箋記》中“商律奏,八音諧”即用此意,代指和諧的音樂演奏。

二、法律領域(近代特定曆史背景)

清末《大清商律草案》
制定于1908-1909年,是中國近代首部系統的商法草案,包含《總則》《商行為》《公司法》等五部分,共1008條,奠定了近代商業法律基礎。


辨析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岸帻白陵避穽入坑獘靡不托參問傳盞垂堂樗散島嶼德稱電場定封頂門針子發散覆瓶扶善懲惡工業規劃溝壕慣串火燭小心弧騎假翮疆場簡墨浃髓淪肌吉光鳳羽金雞竿啾啁積僞口裡口說無憑朗旭雷電交加連明徹夜靈繡零用慢忘冥客炮台飄飐鋪牀曝裈鉛母氣憤憤乞和趨吉避兇忍丑柔毛省答蛇無頭而不行阘非聽錯吐溜文課五粟小性子黠強西方淨國習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