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褛裂的意思、褛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褛裂的解釋

衣破爛貌。《方言》第三:“褸裂、須捷、挾斯,敗也。 南楚 凡人貧,衣被丑敝,謂之須捷,或謂之褸裂,或謂之襤褸。” 郭璞 注:“褸裂,衣壞貌。” 錢繹 箋疏:“褸本以交裂得名,雲褸裂者,言裂而又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褛裂(lǚ liè)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衣物嚴重破損、破爛不堪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褛(lǚ)

    本義指“衣襟” 或“衣服的破洞”,引申為衣物磨損、破爛。《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褛”,但《廣韻》注:“褛,衣壞也。”

    例:《左傳·宣公十二年》:“筚路藍縷,以啟山林。”其中“藍縷”即“褴褛”,形容衣衫破爛。

  2. 裂(liè)

    指撕裂、破裂。《說文解字》:“裂,缯餘也。”本義為裁剪絲綢的殘餘布條,後泛指物體分裂破損。

  3. 褛裂

    二字複合後,強調衣物因長期磨損或外力導緻的嚴重破損,程度重于單用“褛”或“裂”,常見于古籍中對貧寒者衣着的描述。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9卷)

    褛裂:衣服破爛開裂。

    引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生衣褛裂,手無袖,足無履。”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雖未直接收錄“褛裂”,但“褴褛”(lán lǚ)詞條釋為“(衣服)破爛”,與“褛裂”義近,可互為參照。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褛:衣服破舊。裂:破開。褛裂:形容衣衫殘破,如絲縷綻裂。


三、古籍文獻用例

  1. 《莊子·讓王》(戰國)

    “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此段雖未直用“褛裂”,但“肘見”“踵決”生動描繪了與“褛裂”相同的衣物破損狀态。

  2. 唐代變文《伍子胥變文》

    “衣裳褛裂,肢體羸弱。”

    :直接以“褛裂”形容衣衫破碎,映襯人物困頓。


四、語義演變與關聯詞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9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3.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4. 郭慶藩. 《莊子集釋》[M]. 中華書局, 1961.
  5. 黃征, 張湧泉. 《敦煌變文校注》[M]. 中華書局, 1997.

網絡擴展解釋

“褛裂”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背景

3.近義詞與關聯詞

4.注意區分

5.現代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彙(如“皲裂”“绺裂”),可參考-7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八股式白雲鄉包拯采掠蒼黔翠剡黨仇倒風得兔忘蹄發程凡俗分香賣履狗仗官勢關托歸過鬼窟桂偶河激盒子炮霍亨索倫家族嘉谟講僧賤氣節刌金角九華山九命九霞觞濬齊君子相刻珉懇恻連續光譜淩波曲領門兒樓蘭溟泠瞥忽平米法披析皮相襁緥竊盜棄民仁王潤色善書神都身稅識才尊賢石心木腸數典忘祖數貧嘴完卷微撓穩打穩紮問索烏合相佯小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