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慧。濬,通“ 徇 ”。《史記·五帝本紀》“幼而徇齊” 唐 司馬貞 索隱:“《史記》舊本亦有作‘濬齊’。蓋古字假借‘徇’為‘濬’。濬,深也,義亦并通。” 清 黃宗羲 《張景嶽傳》:“ 介賓 年四十,即從遊於京師。天下承平,奇才異士集於侯門。 介賓 幼而濬齊,遂徧交其長者。”
“濬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發音:jùn qí
基本含義:
典故來源:
源自春秋時期齊國疏浚河道的傳說。齊國國君因預言“疏浚河道可使國家強盛”,發動民衆治理河道,最終實現繁榮。後世以此比喻通過集體努力促成快速發展。
釋義:
通“徇齊”,意為敏慧、聰穎。
注意:現代漢語中,“濬齊”作為成語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特定文化或學術讨論中。如需引用古籍含義,建議标注文獻來源以避免歧義。
《濬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把水庫、池塘等用工具或者機械挖掘或開鑿,使其變得更深。通常用于形容對水源進行疏浚、加深的過程。
《濬齊》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和“鳥”。其中,“氵”是水的部首,“鳥”是鳥的部首。總共由11個筆畫組成。
《濬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中。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是用來描述對水源進行改造的行為。
《濬齊》是《濬齊》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可以得知《濬齊》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和現代漢字一緻。
1. 為了提高水庫的蓄水能力,我們需要濬齊水道。
2. 湖泊的淤泥很多,需要定期濬齊才能保持水質清澈。
3. 城市的排水系統需要經常濬齊,以防止水患。
濬淤、濬泥、濬河、濬渠、濬井。
疏浚、開鑿、挖掘。
堵塞、封閉、堵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