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掠的意思、采掠的詳細解釋
采掠的解釋
抄掠搶劫。《晉書·石勒載記上》:“ 勒 所過路次,皆堅壁清野,採掠無所獲,軍中大饑,士衆相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宣忠寺》:“ 兆 悟覺,即自思量:‘ 城陽 祿位隆重,未聞清貧,常自入其家採掠,本無金銀,此夢或真。’”《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六年》:“将士稽留採掠, 天生 遂塞 隴 道,由是諸軍不能進。”
詞語分解
- 采的解釋 采 ǎ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選取,搜集,開發,利用:采訪(搜集尋訪)。采納(接受意見)。采集。采伐。采購。采掘。采寫。 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同“彩”。 〔采采〕盛多的樣子。 古代指官
- 掠的解釋 掠 奪取:掠奪。掠取。搶掠。劫掠。 擦過:掠視。浮光掠影。 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砍伐:掠林。 順手抓取:隨手掠起一根棍子。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采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ǎi lüè,其核心含義為抄掠搶劫,多用于描述侵占、搶奪財物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采:原指“采集、摘取”,但在該詞中引申為“獲取”;
- 掠:指“掠奪、搶奪”。
- 組合後表示通過暴力或非法手段奪取他人財物,強調貪婪與不顧他人利益的行為特性。
2.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古代戰争或社會動蕩的描述。例如《晉書》中記載軍隊因“採掠無所獲”導緻饑荒,《資治通鑒》也提到軍隊因“稽留採掠”延誤戰機。
- 文學語境:用于刻畫人物貪婪或社會混亂的情節,如《洛陽伽藍記》中官員懷疑他人藏匿財物而“採掠”。
3.延伸說明
- 現代應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 近義詞:劫掠、搶奪、擄掠。
4.注意區分
- 與“采集”區别:單獨“采”多為中性詞(如“采茶”),但與“掠”組合後含貶義,需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晉書》《資治通鑒》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掠》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抓取和掠奪。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采(木字旁)和掠(手字旁)。采的筆畫數為 8,掠的筆畫數為 11。
《采掠》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古體字寫作「採掠」。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中,「采掠」的寫法還有一種變體,寫作「採剝」。這是因為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有時會将「掠」寫作「剝」。
以下是一些關于「采掠」的例句:
1. 這支部隊被指控進行采掠和搶劫。
2. 他們對這座城市進行了采掠,帶走了許多財寶。
一些與「采掠」相關的詞彙包括:
1. 掠奪:意思是非法獲取財物或權益。
2. 劫掠:意思是搶劫和破壞性地掠奪。
「采掠」的反義詞是「保護」,它表示保存和保護財物或權益的行為。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