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鹽的意思、陸鹽的詳細解釋
陸鹽的解釋
陸地所産的鹽,岩鹽。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昆吾國 陸鹽周十餘裡,無水自生末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亦全盡。”
詞語分解
- 陸的解釋 陸 (陸) ù 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 隨從的樣子:陸陸續續。 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陸離〕a.色彩繁雜,如“斑駁陸陸”;b.長( 姓。俷 ),如“帶長铗之陸陸兮,冠切雲之崔
- 鹽的解釋 鹽 (鹽) á 無機化合物,一種有鹹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成分是氯化鈉,用來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種類):鹽巴。鹽鹵。鹽分(坣 )
網絡擴展解釋
“陸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陸地所産的鹽,即岩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 詞義:指自然形成于陸地的鹽類礦物,屬于岩鹽的一種,與海鹽相對。
- 字義分解:
- 陸:指陸地,與水域相對;
- 鹽:此處特指通過自然結晶形成的氯化鈉礦物。
古籍出處與特性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物異》中記載:“昆吾國陸鹽周十餘裡,無水自生末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亦全盡。”
- 特性變化:
- 月圓時:鹽層如積雪,味道甘甜;
- 月缺時:鹽層如薄霜,味道苦澀;
- 月末時:鹽層完全消失。
其他說明
- 英文釋義:可譯為“land salt”或“rock salt”。
- 現代應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更多作為古語或特定文獻中的專有名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岩鹽的地質形成,可參考《酉陽雜俎》及相關礦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陸鹽
陸鹽,指的是在内陸地區開采的鹽,也可以泛指非海鹽。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陸鹽的拆分部首是“阝”(阜)和“钅”(金),其中“阝”表示“附近、城邑”意思,“钅”表示“金屬”意思;
根據漢字拆分規律,陸鹽總共有10筆畫。
來源
陸鹽産地衆多,主要有内蒙古、四川、湖北等地。其中,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是我國著名的陸鹽産區。
繁體
陸鹽的繁體字為「陸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陸鹽」或者「陸鹺」。
例句
1. 這些陸鹽是從内蒙古運來的。
2. 内陸地區因為沒有海水,生産的是陸鹽。
組詞
陸鹽場、陸鹽坑、陸鹽井、陸鹽區等。
近義詞
内地鹽、非海鹽。
反義詞
海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