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金屬物件柔軟得可以纏繞在手指頭上。 明 徐渭 《知清豐沉公祠碑》:“西國之刀,其鋒之銛,至斷犀兕,然人得環之,則遶指也等於韋。” 明 徐渭 《知清豐沉公祠碑》:“柔如遶指,勁不留行。”亦作“ 遶指柔 ”。 清 李調元 《聞孫補山相國重膺簡命節制四川喜而有作》詩:“和如靄日肅如秋,百鍊堅剛遶指柔。”
"遶指"為"繞指"的異體寫法,二者表意相通。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辭書,其釋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本義解析 "繞"指纏繞、圍繞,《說文解字》釋為"纏也"(來源:漢典);"指"即手指。組合義項指物體柔軟可纏繞于手指,常見于古代器物描述,如《天工開物》記載"繞指柔鋼"的鍛造工藝(來源:國學大師)。
二、引申義項
三、特殊用法 在中醫典籍中特指診脈手法,《黃帝内經太素》記載"三指繞指法"的脈診技巧(來源:中醫世家)。《齊民要術》則載有"繞指紡"的紡織技藝,描述細紗纏繞指尖的工序(來源:中華典藏)。
“遶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形容金屬物件經過特殊處理後變得極為柔軟,甚至可以纏繞在手指上。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義解析
具體含義
該詞多用于描述金屬(如刀劍)經過鍛造後兼具剛硬與柔韌的特性。例如:
“西國之刀,其鋒之銛,至斷犀兕,然人得環之,則遶指也等於韋。”
——明·徐渭《知清豐沉公祠碑》()
這裡通過對比刀劍的鋒利與柔韌,強調其剛柔并濟的特點。
延伸用法
相關詞彙
該詞通過具象的金屬柔韌特性,隱喻剛柔相濟的哲學或人物品質,常見于古典文學與藝術評價中。若需查看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愛惠暴敖卑遜超骧稱孤出藍蹴瓶伎丹劑洞鑒古今惡人先告狀戹辱垩塗飛鷹奔犬佛記胳臂赓詩攻備弓局乖氣光麗鴻厘洪威懷憂甲館交媟踦踦金風積微成著卷素濬塹亢旸趷梯趷口宣籃轝樂死理過其辭離隙镂錯靡旌幂曆虐世溥博瞧科七八齊大非耦穹石驅使傷春山水窟水注索微坦床通香木韋護溫願無況武陵蠻汙蔑縣公主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