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金屬物件柔軟得可以纏繞在手指頭上。 明 徐渭 《知清豐沉公祠碑》:“西國之刀,其鋒之銛,至斷犀兕,然人得環之,則遶指也等於韋。” 明 徐渭 《知清豐沉公祠碑》:“柔如遶指,勁不留行。”亦作“ 遶指柔 ”。 清 李調元 《聞孫補山相國重膺簡命節制四川喜而有作》詩:“和如靄日肅如秋,百鍊堅剛遶指柔。”
“遶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形容金屬物件經過特殊處理後變得極為柔軟,甚至可以纏繞在手指上。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義解析
具體含義
該詞多用于描述金屬(如刀劍)經過鍛造後兼具剛硬與柔韌的特性。例如:
“西國之刀,其鋒之銛,至斷犀兕,然人得環之,則遶指也等於韋。”
——明·徐渭《知清豐沉公祠碑》()
這裡通過對比刀劍的鋒利與柔韌,強調其剛柔并濟的特點。
延伸用法
相關詞彙
該詞通過具象的金屬柔韌特性,隱喻剛柔相濟的哲學或人物品質,常見于古典文學與藝術評價中。若需查看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遶指”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rǎo zhǐ。它的意思是繞着指點或者繞着某個東西旋轉轉動。
“遶指”的部首是辶,由54劃構成。
“遶指”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擊鼓》:“遶床遺踵拾遺兕觸自備。”其中,“遶床”指的是圍繞床邊繞行。
繁體字“遶指”為“繞指”,音讀為rào zhǐ。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傳統寫法為“遶之”。使用這種寫法的古籍也有相應的音讀。
1. 他用手指繞着餐桌邊緣遶指。
2. 他的手在空中遶指,展示着古代舞蹈的優雅動作。
3. 他遶指着自己的頭發,尋找着什麼。
遶圈、遶境、遶經、圍遶、遶行
繞指、繞行、周轉、環繞
直指、徑行、直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