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祿筭”。宿6*命6*論者所謂人生注定的福祿氣數。 前蜀 杜光庭 《盧蔚大夫助中元齋詞》:“疾恙痊愈,祿筭增延,仰薦先靈,旁沾眷屬。”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賁 曰:‘太夫人無苦,三日當愈。祿算尚永。’” 宋 沉□ 《鬼董》卷四:“僧曰:‘ 陳某 祿算皆未盡,又嘗倡率曝經會簿,有善業,姑遣還何如?’”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祿算漢語 快速查詢。
祿算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從構詞法看,“祿”原指古代官吏的俸給,《說文解字》釋為“祿,福也”,引申為福澤、恩惠;“算”在《玉篇》中解作“數也”,《後漢書》則載有“算,壽也”,指壽命的計算單位,如道教文化中“一算為三日”的紀年方式。二字合稱“祿算”,多指與福祿、壽數相關的命理概念。
該詞在古籍中多出現于命相學或宗教文獻,例如《雲笈七籤》提及“祿算盡則命終”,指命定福分耗盡則生命終結;宋代《太平廣記》中“減其祿算”的表述,亦與因果報應思想相關聯,強調德行對命運的影響。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研究傳統文化或文獻考據領域,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祿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官職俸祿的計算
該含義源自古代官職制度,指根據官員的職位高低(祿位)來計算其俸祿。其中“祿”指俸祿,“算”指計算方式。例如,古代高官俸祿豐厚,低級官員則相對較少,這種差異化的分配方式被稱為“祿算”。
宿命論中的福祿氣數
在命理學或宗教文獻中,“祿算”被解釋為人生注定的福祿與壽命長短,帶有命運不可改的意味。例如宋代《睽車志》提到“祿算尚永”,即指命定的福祿未盡。前蜀杜光庭的《盧蔚大夫助中元齋詞》中也用“祿筭增延”表達祈求延長福壽的願望。
使用差異
般調比肩皆是兵甲伯事不絕如線蠶連紙筞蹇測字崇阿墊舌根颠嚏犯夜分秧幹架毫忽黃縢虎夫灰冷角歌戒厲搢本今蟬蛻殻浄發金枝玉葉救傾鐍鎖駿德铠胄炕枕刻汁赉給磊硌量鼓鍊顔龍山三老樓道濾塵器冒火瞢滞凕冷惱羞變怒孽出牽合附會豈必氣喘奇毛磬出青雲學士芹舍擒生踏伏裘茸裙裾梢書勝遊使促狹束腰王氏帖帷席纖刀鮮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