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連紙的意思、蠶連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連紙的解釋

即蠶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一·蠶》:“馬明退、蠶連紙,功用相同,亦如蟬蛻、蛇蛻之義。但古方多用蠶紙者,因其易得耳。”參見“ 蠶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蠶連紙(cán lián zhǐ)是傳統蠶桑業中用于承接蠶卵孵化的特種紙張,其名稱及用途在古籍與地方志中均有明确記載。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用途、制作工藝及文化背景多角度解析:


一、漢語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

蠶連紙:一種專供蠶蛾産卵的紙。紙質堅韌,表面平整,便于蠶卵附着孵化。古時以桑皮為原料手工制成,尺寸通常為長三尺、寬一尺八寸(約100×60厘米),折疊後形似連頁冊,故稱“連紙”。


二、曆史用途與功能

  1. 蠶卵承接載體

    蠶蛾在紙上産卵後,蠶農将紙懸挂于陰涼通風處保存。待次年春季,卵粒自然孵化成蟻蠶,可直接移入蠶匾飼養。《天工開物·乃服》載:“凡蠶用紙,名曰蠶連……俟蟻出,以鵝翎掃至桑葉上”。

  2. 防黴防蛀工藝

    為延長保存期,傳統工藝會以柿漆(柿汁)、艾草灰等塗抹紙面,形成抗菌層。清代《蠶桑萃編》稱:“蠶連紙以柿漿塗之,經歲不壞”。


三、制作工藝與材質


四、文化象征意義

蠶連紙作為蠶桑文化符號,常見于江南民俗: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 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篇》(明崇祯刻本)
  3. 衛傑《蠶桑萃編》(清光緒刊本)
  4. 浙江《湖州市志·蠶桑卷》(1999年版)
  5. 陳勤建《中國民俗大系·浙江卷》(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

網絡擴展解釋

“蠶連紙”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傳統手工紙張

蠶連紙又稱“連史紙”,是一種傳統手工紙,以桑樹皮纖維為原料,經過浸泡、搗碎、過濾、壓制等工藝制成。其特點包括:

二、中醫文獻中的記載

在《本草綱目》等古籍中,“蠶連紙”指蠶蛾産卵後遺留的紙狀物(即蠶連),具有藥用價值:

三、可能的成語引申(需謹慎考證)

有少數資料提及“蠶連紙”為成語,比喻事物緊密相連(源自《莊子·外物》“蠶吐絲連成一張紙”)。但此用法較罕見,多數權威文獻未收錄,可能為現代誤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本草綱目》原文或傳統造紙工藝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黪安矜鳌丘搬舌頭暴兇八擡大轎不忙不暴棽鐘吃刀辍水達覽斷縻鈍漢遁世隱居額慶犯衆發鮮奉土宮嫔公粟工運含涕寒窯呼服回疆缣绫錦苞徑道驚恸鲸吞錦注疾雨開匮虧喪裈褲廉廉流形鸾殿盧都猛不防明窗浄幾民欲平旦皮室軍寝遠秋陽确确删改上闩刹柱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私理速禍隨機天理昭彰投藉誣脅崄阨嘯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