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尚的德操。 南朝 齊 王融 《贈族叔衛軍儉詩》:“息憇渠館,式靜澤宮,我求駿德,昭此困蒙。”
“駿德”一詞由“駿”和“德”組成,其含義可從字義、引申義及文化寓意三方面綜合解讀:
駿(jùn)
德(dé)
“駿德”既可指傳統意義上的高尚品德,也可引申為德才兼備的理想人格,常被用于寄寓對個人修養的期許。
《駿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該詞由駿和德兩個字組成。
《駿德》的第一個字駿,它的部首是馬,共有10個筆畫。《駿德》的第二個字德,它的部首是彳,共有9個筆畫。
《駿德》這個詞來源于古代,通常用來形容人具有出衆的品德和才能。駿字指的是馬匹奔馳的樣子,引申為才華出衆、優秀卓越。德字指的是品德和道德,包括人的行為、品質和道德準則。
《駿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駿德。
古代《駿德》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駿字在古時候常用駿來代替,德字則是德服的簡化形式。
1. 他具有駿德之才,成為了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2. 這位運動員以駿德的速度和德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駿德的一些相關組詞:
1. 駿馬:指奔馳的馬匹,比喻具有傑出能力的人。
2. 德行:指道德品質和行為舉止。
3. 駿世:形容時代繁榮昌盛,人才輩出。
與《駿德》意義相近的詞語:
1. 才德:指具備出色的才華和高尚的品德。
2. 才能:指某人具備的特殊才華和能力。
3. 人才:指具有特殊才能和能力的人。
與《駿德》意義相反的詞語:
1. 拙德:指品德不端、行為不佳。
2. 平庸:指才能和表現普通,毫無特色。
3. 貪婪:指缺乏道德操守,隻追求個人利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