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磊硌的意思、磊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磊硌的解釋

亦作“磥硌”。大貌。《山海經·西山經》“ 上申之山 ,上無草木,而多硌石” 晉 郭璞 注:“硌,磊硌,大石貌也。”《文選·嵇康<琴賦>》:“參發并趣,上下累應,踸踔磥硌,美聲将興。” 李善 注:“磥硌,壯大貌。磥與磊同。” 宋 毛滂 《清平樂·太師相公生辰》詞之三:“流肪磊硌龜蛇,會留紅日西斜。欲助我公壽骨,蟠桃等見開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磊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大貌”,即形容事物龐大、壯觀的樣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 本義指“大石貌”,特指石頭堆積的宏偉形态,如《山海經》晉代郭璞注中“硌,磊硌,大石貌也”。
    • 引申為泛指事物壯大的狀态,如宋代毛滂詞中“流肪磊硌龜蛇”,通過“磊硌”強化龜蛇形象的磅礴感。
  2. 文學應用

    • 在嵇康《琴賦》“踸踔磥硌”中,形容琴聲由低沉轉向高亢時的恢弘氣勢,李善注“磥硌”即“壯大貌”,體現聲音的雄渾變化。
    • 該詞多用于古代詩文,通過疊字增強視覺或聽覺的壯闊意境。
  3. 同義詞與變體

    • 亦作“磥硌”,二字互通,如《琴賦》不同版本中“磥”與“磊”的混用。
    • 近義詞包括“磊落”“磊珂”等,均含“堆積、壯大”之意。

建議:由于該詞現代使用較少,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文獻,或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修辭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磊硌》的意思

《磊硌》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地形不平坦、崎岖不平的樣子,也可以形容事物不平整、凹凸不平的狀态。這個詞語經常用在描述山路、岩石、土地等地貌特征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磊硌》由石(石字旁)和雷(雷字旁)兩個部首組成。石部表示石頭、岩石,雷部表示雷聲響動。

《磊》的拼音是lěi,它有13個筆畫;《硌》的拼音是gè,它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磊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在古文獻中,我們可以找到它的使用。現代漢字簡化後,衍生出了簡化字的版本,即《磊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壘」和「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磊硌》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我們可看到《磊》寫作「礌」,而《硌》寫作「鬲」。這些字形變體主要是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而引起的。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磊硌》的例句:

  1. 這座山路磊硌不平,走起來很困難。
  2. 他皮膚上的疙瘩磊硌,整潔的皮膚通常是健康的象征。

組詞

與《磊硌》有關的一些常見組詞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磊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險峻、崎岖、峻峭。

與《磊硌》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平坦、平滑、光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