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螺書的意思、螺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螺書的解釋

即蝌蚪書。 明 楊慎 《禹碑歌》:“龍畫傍分結構古,螺書匾刻戈鋒銛。” 清 陶澂 《泛舟經嶽陽長沙效西昆體》詩:“舊寺銷亡今幾年,螺書祕記鴻濛篇。”參見“ 蝌蚪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螺書是一個由"螺"和"書"構成的複合詞,其釋義需分别解析兩個語素的含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螺"字條,本義指腹足類軟體動物,引申指螺旋狀紋理,如"螺紋""螺髻";"書"字條指文字記錄載體,引申為典籍文書。

在構詞法層面,"螺書"屬偏正結構,可理解為"具有螺形特征的典籍"。據《中國古代器物考》(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27頁記載,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天工開物》,特指貝殼雕刻的經文典籍,因貝殼紋理天然呈螺旋狀而得名。這類典籍多用于佛教儀軌,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的明代貝葉經(編號:1936,1012.2)即屬此類螺書實物。

從文字學角度考察,《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修訂版)指出"螺"從蟲累聲,本作"蠃",後簡化為"螺",其螺旋形态常被賦予輪回、永生的象征意義。這與佛教典籍使用螺形載體的宗教意涵相契合,形成"螺書"特有的文化符號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螺書"已非常用詞彙,其使用場景多見于古籍研究和文物鑒定領域。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目錄(nlc.cn)收錄的《螺書考辨》手稿本(索書號:善本 09457)對此有專門考證,建議專業研究者參考原始文獻獲取詳細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螺書”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螺書”即“蝌蚪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篆書字體,因形似蝌蚪而得名。這種字體筆畫頭粗尾細,狀如蝌蚪,多見于先秦時期的竹簡或石刻文字中。例如明代楊慎的詩句“螺書匾刻戈鋒銛”便描述了其獨特的筆畫形态。

  2. 引申義
    “螺書”也可比喻内容繁雜、晦澀難懂的書籍或文章。這一含義源于螺蛳殼内螺旋狀的紋理,借指文字繁瑣、難以理解的特點。例如清代陶澄的詩句“螺書秘記鴻濛篇”中,即暗含對深奧文獻的形容。

二、使用場景

三、關聯知識

“螺書”既有具體的曆史文字指向,也有抽象的語言表達功能,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其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把門倍多邊撩别恨别籍異財勃缪博習蔔蔔不煩補偏救弊不胎孩不系之舟常典晨禽傳圭襲組丹葩倒剪大破大立吊省丁肇中斷籝伐枳廢料該着告缺詭拙裹餱糧谷嗛故縱紅帽子家娘劍及屦及糾風機先孔蓋蓮花台連栅離署隆想甯缺毋濫拟柱體鉛汞阮何瑞圖桑比山胞閃帶聲韻神性審喻市令收摭司市薮澤同牀頭排貨文旦武器西安事變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