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署的意思、離署的詳細解釋
離署的解釋
離開職守。《墨子·號令》:“勇敢為前行,伍坐,令各知其左右前後;擅離署,戮。”《後漢書·馬融傳》“因兄子喪自劾歸” 李賢 注引《馬融集》:“時左将奏 融 遭兄子喪,自劾而歸;離署當免官。”
詞語分解
- 離的解釋 離 (離) í 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開,分别:分離。離别。離開。離散(刵 )。離職。離異。離間(刵 )。支離破碎。 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 八卦之一,代表火。 古同“罹”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離署”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lí shǔ,其核心含義為離開職守,常見于古代文獻與曆史語境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
- “離”指離開、分離;“署”指官署、職位。組合後表示離開所任職的場所或崗位,即擅離職守。
-
曆史文獻例證
- 《墨子·號令》 記載:“擅離署,戮。” 指擅自離開崗位者将受嚴懲。
- 《後漢書·馬融傳》 提到官員因親屬喪事“自劾歸”,被判定“離署當免官”,即因離職需免職。
- 清代王玮慶詩句“殉守不離署”,亦強調堅守崗位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
- 古代軍事與官制:多用于描述官員、士兵未獲允許離開職責所在,如戰時或值守期間。
- 法律與懲戒:古代律法中,“離署”屬于失職行為,可能面臨刑罰(如《墨子》中的“戮”)或行政處罰(如免官)。
關聯詞彙
- 近義詞:擅離職守、玩忽職守。
- 反義詞:恪盡職守、忠于職守。
- 相關成語:如“鞍不離馬,甲不離身”(形容時刻戒備)。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墨子》《後漢書》等原文,或查閱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署的意思
離署是一個現代漢語詞語,指的是離開公職或辭去官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離署這個詞的部首是言,是由“從口,從犬,犬表示着狗會叫,人會說話”組成的。它的筆畫數是11畫。
來源
離署這個詞源于古代文書,官員在官署中工作,當一個官員離開或辭去官職時,需要向上級提交一封辭表,表示離去的意思,因此稱為離署。
繁體
離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離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離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能辨認出來。具體寫法需要參考古代文獻或字典。
例句
1. 他因為家庭原因選擇離署。
2. 官員辭去官職後,需要進行離署手續。
3. 離署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組詞
離職、離去、署名、官署
近義詞
辭職、辭官、離任
反義詞
就職、任職、接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