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鉛和汞。道家煉丹的兩種原料。 宋 蘇轼 《真一酒歌引》:“鉛汞以為藥,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三折:“你那裡得熬煎鉛汞山頭火?你那裡覓醫治相思海上方?” 清 鄭燮 《燕京雜詩》之一:“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
(2).指煉丹。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别郭虛舟煉師五十韻》:“專心在鉛汞,餘力工琴碁。” 清 王韬 《淞濱瑣話·倪幼蓉》:“女少長喜閲《道藏》書,且多妙解。於爐火鉛汞之事,獨不深信。”
(3).道教語。指先天元氣。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丹元養鉛汞,胎息調龍虎。”
“鉛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和現代應用綜合理解:
煉丹原料
鉛和汞是古代道家煉丹的核心材料,認為通過煉制可生成延壽丹藥。如白居易詩中“專心在鉛汞”即指煉丹活動。
象征意義
道教将鉛汞比作“先天元氣”,鉛代表腎中元精(屬水),汞象征心神(屬火),二者調和象征陰陽平衡。
化妝品污染
劣質化妝品可能含鉛(如鉛粉增白)、汞(如汞化合物祛斑),長期使用會導緻色斑、皮膚粗糙甚至中毒。
飲食污染
工業污染可能使食物含過量鉛汞,引發神經系統損傷、失眠等慢性中毒症狀。
注意:現代語境中“鉛汞”多指重金屬污染,需與古代煉丹術語區分。若涉及具體産品檢測或健康問題,建議咨詢專業機構。
鉛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被用來指代兩種有毒重金屬元素——鉛和汞。
鉛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鉛:金字旁和二畫
汞:水字旁和八畫
鉛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鉛和汞都是古人熟知的重金屬元素。鉛主要用于制作鉛筆、油漆和玻璃等物品,而汞則被廣泛用于制作溫度計和熒光燈等器具。
在繁體字中,鉛汞的寫法保持不變。即使現代漢字的簡化使得一些繁體字逐漸被廢除,鉛汞這個詞仍然保留着傳統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鉛汞的寫法略有不同。鉛在古代的寫法是「鈆」,而汞的寫法是「㥯」。這種古代寫法體現了當時人們對這兩個元素的認識與使用。
以下是一個使用鉛汞作為詞語的例句:
他們工作的工廠中使用了大量的鉛汞,因此嚴重影響了工人們的健康。
鉛和汞都屬于有毒元素,因此使用鉛汞不當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
和鉛汞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組詞:鉛筆、汞柱、鉛封、汞礦
近義詞:銀汞、汞銀
反義詞:銅鉛、金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