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鉛和汞。道家煉丹的兩種原料。 宋 蘇轼 《真一酒歌引》:“鉛汞以為藥,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三折:“你那裡得熬煎鉛汞山頭火?你那裡覓醫治相思海上方?” 清 鄭燮 《燕京雜詩》之一:“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
(2).指煉丹。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别郭虛舟煉師五十韻》:“專心在鉛汞,餘力工琴碁。” 清 王韬 《淞濱瑣話·倪幼蓉》:“女少長喜閲《道藏》書,且多妙解。於爐火鉛汞之事,獨不深信。”
(3).道教語。指先天元氣。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丹元養鉛汞,胎息調龍虎。”
鉛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三重含義,分别對應其化學屬性、道教文化及中醫應用:
鉛(Pb)
銀灰色重金屬,質地柔軟延展性強,化學符號Pb(源自拉丁文Plumbum)。古代稱“青金”,《說文解字》釋:“鉛,青金也。”其氧化物可制顔料、蓄電池等。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汞(Hg)
俗稱“水銀”,常溫下呈液态的金屬元素,化學符號Hg(源自希臘文Hydrargyrum)。《本草綱目》載:“汞,其狀如水似銀,故名水銀。”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在道教典籍中,“鉛汞”象征煉丹的核心原料:
兩者通過“水火既濟”的煉化過程,結為“金丹”以求長生。
來源:《周易參同契》(道教丹經祖書)
古代醫籍将鉛、汞入藥,但需嚴格炮制以控毒性:
來源:《本草綱目·金石部》(中華書局線上版)
“鉛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和現代應用綜合理解:
煉丹原料
鉛和汞是古代道家煉丹的核心材料,認為通過煉制可生成延壽丹藥。如白居易詩中“專心在鉛汞”即指煉丹活動。
象征意義
道教将鉛汞比作“先天元氣”,鉛代表腎中元精(屬水),汞象征心神(屬火),二者調和象征陰陽平衡。
化妝品污染
劣質化妝品可能含鉛(如鉛粉增白)、汞(如汞化合物祛斑),長期使用會導緻色斑、皮膚粗糙甚至中毒。
飲食污染
工業污染可能使食物含過量鉛汞,引發神經系統損傷、失眠等慢性中毒症狀。
注意:現代語境中“鉛汞”多指重金屬污染,需與古代煉丹術語區分。若涉及具體産品檢測或健康問題,建議咨詢專業機構。
安之若命辦公室自動化暴裂擯畔蠶賊柴簾赪面襯鋪傳嬗觸通楚雅叢書道士蠹簡遺編惡文方程式髴髻分行藁葬獦狚管窺蛙見官醖詭異果奁寒陋畫報歡度交墜接生婆戒塗近場金箍盡可能金字招牌九鑰鈞球空置枯陳廉隘蓮邦溜急明遰拏訛頭内廳蹑腳蹑手逆口邱井上車蛇灰蚓線石垩事制帨纓束拘松钗搜輯偷漏桅樓窩裡翻鞋弓襪小屑屑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