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螺书的意思、螺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螺书的解释

即蝌蚪书。 明 杨慎 《禹碑歌》:“龙画傍分结构古,螺书匾刻戈锋銛。” 清 陶澂 《泛舟经岳阳长沙效西昆体》诗:“旧寺销亡今几年,螺书祕记鸿濛篇。”参见“ 蝌蚪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螺书是一个由"螺"和"书"构成的复合词,其释义需分别解析两个语素的含义及组合后的引申义。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螺"字条,本义指腹足类软体动物,引申指螺旋状纹理,如"螺纹""螺髻";"书"字条指文字记录载体,引申为典籍文书。

在构词法层面,"螺书"属偏正结构,可理解为"具有螺形特征的典籍"。据《中国古代器物考》(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27页记载,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天工开物》,特指贝壳雕刻的经文典籍,因贝壳纹理天然呈螺旋状而得名。这类典籍多用于佛教仪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明代贝叶经(编号:1936,1012.2)即属此类螺书实物。

从文字学角度考察,《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版)指出"螺"从虫累声,本作"蠃",后简化为"螺",其螺旋形态常被赋予轮回、永生的象征意义。这与佛教典籍使用螺形载体的宗教意涵相契合,形成"螺书"特有的文化符号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螺书"已非常用词汇,其使用场景多见于古籍研究和文物鉴定领域。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目录(nlc.cn)收录的《螺书考辨》手稿本(索书号:善本 09457)对此有专门考证,建议专业研究者参考原始文献获取详细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螺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本义
    “螺书”即“蝌蚪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篆书字体,因形似蝌蚪而得名。这种字体笔画头粗尾细,状如蝌蚪,多见于先秦时期的竹简或石刻文字中。例如明代杨慎的诗句“螺书匾刻戈锋銛”便描述了其独特的笔画形态。

  2. 引申义
    “螺书”也可比喻内容繁杂、晦涩难懂的书籍或文章。这一含义源于螺蛳壳内螺旋状的纹理,借指文字繁琐、难以理解的特点。例如清代陶澄的诗句“螺书秘记鸿濛篇”中,即暗含对深奥文献的形容。

二、使用场景

三、关联知识

“螺书”既有具体的历史文字指向,也有抽象的语言表达功能,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白髦罢癃昞灵鸧麋常宪逞异夸能宠顾从表弟打狗看主彫梁妒女方当凤髻焚骨扬灰风眩干渎皋苏弓箭手工饩还工寒年还淳反素夥颐基础课济公籍籍紧绷绷景焕金驾技士缉治局节沮谢瘌痢连番邻藩六臣刘棉花猫猪拍话偏箱车噗哧穷疾软軃折短适用竖井説不去朔涂舒辟擡亭退三舍位置卧椅武官无憾武廕贤侯效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