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故縱的意思、故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故縱的解釋

(1).法律用語。謂知人犯法而不檢舉,或故意開脫其罪。《漢書·刑法志》:“於是招進 張湯 、 趙禹 之屬條定法令,作見知故縱、監臨部主之法,緩深故之罪,急縱出之誅。” 顔師古 注:“見知人犯法不舉告為故縱,而所監臨部主有罪并連坐也。”《漢書·昭帝紀》:“廷尉 李種 坐故縱死罪棄市。” 顔師古 注:“縱謂容放之。”《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吏雖逗留回避故縱者,皆勿問,聽以禽讨為效。”

(2).謂故意縱容而不加幹預。《後漢書·馬武傳》:“ 武 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禦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為笑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故縱”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法律術語

  1. 核心定義
    指明知他人犯罪卻不檢舉,或故意為其開脫罪責的行為。該用法源自漢代法律,如《漢書·刑法志》記載,張湯等人制定“見知故縱”法條,規定官員若知情不報需連坐。

  2. 曆史案例
    漢代廷尉李種因“故縱死罪”被處決(《漢書·昭帝紀》),光武帝也曾赦免“逗留回避故縱”的官吏(《後漢書·光武帝紀》),說明該罪名在司法實踐中具有嚴懲與特例并存的特點。

二、廣義用法

指故意縱容、放任不加幹預的行為。如《後漢書》記載光武帝故意縱容醉酒的馬武直言,以此取樂。此用法強調主觀放任态度,與法律術語的被動不舉告形成區别。

辨析提示

需注意與成語“欲擒故縱”(故意放松以達成控制目的)區分,後者為戰術策略,與“故縱”的法律/縱容含義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故縱》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故縱(gù z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原諒、寬恕。它通常用來描述對犯錯誤或過失的人采取寬容的态度,不予追究或懲罰。這個詞常用于道德倫理方面的讨論和文學作品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故縱》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故”(gù),它的部首是“⼦”(shǒu),它的總筆畫數是4。 《故縱》這個詞的第二個字“縱”(zòng),它的部首是“⺮”(shǒu),它的總筆畫數是11。 來源和繁體 《故縱》中的第二個字“縱”是繁體字,它的簡化字是“縱”,發音為“zòng”。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并不完全與現在相同。《故縱》中的第一個字“故”在古代常常寫作“故”,但讀音和意義都與現代的相同。而第二個字“縱”在古代是用“從”來寫的,其意義和讀音也一樣。 例句 1. 他犯了錯,但我們選擇故縱他,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2. 學校對學生的小過失一般采取故縱的方式,以培養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 組詞 1. 故意(gù yì):故意是指有意為之,有計劃或有目的地做某件事情。 2. 縱容(zòng róng):縱容是指對不良行為、錯誤等采取寬容、縱容的态度。 近義詞 1. 寬恕(kuān shù):寬恕和故縱意思相近,表示原諒與寬容。 2. 寬容(kuān róng):寬容與故縱意思相近,表示接納與容忍。 反義詞 1. 追究(zhuī jiū):追究和故縱意思相反,表示追查責任或判罰。 2. 懲罰(chéng fá):懲罰和故縱意思相反,表示對錯誤行為進行處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