綸省的意思、綸省的詳細解釋
綸省的解釋
指中書省。中書舍人職掌撰拟诏令,故稱。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臣職上》:“綸省:除中舍人 李乂 為學士。詞雲:綸省推高。”
詞語分解
- 綸的解釋 綸 (綸) ú 釣魚用的線:垂綸。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絲帶。 現用作某些合成纖維的名稱:錦綸。滌綸。 綸 (綸) ā 〔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綸)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省的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曆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專業解析
"綸省"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綸"和"省"在古代的特定用法來理解:
-
"綸" (lún) 的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青絲绶帶,即古代系印玺或佩玉用的青色絲帶(《說文解字·糸部》:"綸,青絲绶也")。
- 引申指帝王的诏書、旨令。因為诏書常以精美的絲帛書寫或需以絲帶捆紮、傳遞,故以"綸"代指。如"綸言"即指帝王诏令(《禮記·缁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 進一步引申指起草、掌管诏令的官職或機構。如"綸閣"指中書省或内閣,是負責起草诏書的機構。
-
"省" (shěng) 的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宮禁、禁中(《說文解字·眉部》:"省,視也。從眉省,從屮")。原指視察、察看,引申為天子所居之處。
- 引申指中央官署。如"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等,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行政機構。
-
"綸省"的合義推測:
結合"綸"和"省"的含義,"綸省"一詞很可能是指:
- 掌管诏書起草與頒布的中央官署。這尤其指向中書省(或在不同朝代職能相似的機構,如明清的内閣)。中書省的核心職能之一就是秉承帝意,起草、頒布诏敕。
- 可以理解為"綸命之省" 或"掌綸之省",即負責帝王诏令事務的中央機構。
"綸省"是一個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是指古代中央政府中負責起草、掌管和頒布皇帝诏書、旨令的核心機構,主要指中書省或其職能相當的機構(如内閣)。它體現了古代中央行政體系中,特定部門在傳達和執行最高統治者意志方面的關鍵作用。
參考來源:
- 許慎. 《說文解字》. (對"綸"、"省"字本義的權威解釋)
- 《禮記·缁衣》. (對"綸"引申為诏令的經典出處)
- 曆代正史《職官志》/《百官志》. (如《新唐書·百官志》、《宋史·職官志》等,記載中書省等機構的職能)
- 司馬光. 《資治通鑒》. (涉及曆代中央官制運作的史實)
- 杜佑. 《通典·職官典》. (系統記載曆代官職制度的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綸省”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發音和語境判斷,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指代中書省(發音:lún shěng)
-
基本含義
“綸省”是古代官署名,特指中書省。中書省是魏晉至宋代的中央機構,負責起草、頒布诏令,因此得名“綸省”。
-
詞源解析
- “綸”:原指絲線或诏令(如“絲綸”代指帝王诏書)。
- “省”:此處指中央官署(如中書省、尚書省)。
因中書舍人職掌撰寫诏令,故稱“綸省”。
-
曆史例證
宋代葉廷珪《海錄碎事·臣職上》記載:“綸省:除中舍人李乂為學士。詞雲:綸省推高。”。
二、成語“綸省”(發音:lún xǐng,存疑)
部分資料提到“綸省”為成語,表示謹慎節約、勤儉持家,但此解釋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主流詞典。可能為訛傳或混淆其他詞彙(如“勤儉節約”),建議謹慎使用。
- 主流含義:指中書省(讀音lún shěng),用于古代官職或文獻語境。
- 其他解釋:若讀音為lún xǐng,可能涉及訛誤,需結合權威資料核實。
如需更多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海錄碎事》《漢語大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襃廣陳遺飯感畜穢春深代課東館端介二鍋頭飛響飛熊負背幹營黑白電視宏曠擐甲揮戈鹘嘲活支沙殲滅建木艱虞角飯介婦盡管谲密君聲老兒撈龍瘣木冷場聯飛馬嬭子蠻唱昧略面向對象的語言民宰木木女師蹒躃倩魂潛蛟困鳳輕華棄親丘嶽人去樓空三癸亭三十六計山高不遮太陽饍飲釋難順接司馬樹四實蒐獮遂功撻戮焘載貼例童子團相體小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