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女師的意思、女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女師的解釋

(1).古代掌管教養貴族女子的女教師。《文選·宋玉<神女賦>》:“顧女師命太傅。” 李善 注:“古者皆有女師,教以婦德,今神女亦有教也。”《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 毛 傳:“師,女師也。古者女師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2).女子的楷模。《梁書·皇後傳·太宗王皇後》:“後幼而柔明淑德,叔父 暕 見之曰:‘吾家女師也。’”

(3).尼姑。《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縧》:“卻説 非空菴 原有兩個房頭,東院乃是 空照 ,西院的是 靜真 ,也是個風流女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女師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核心含義,均具有明确的曆史文獻依據:


一、古代女教師或女傅

指古代負責教導貴族女子婦德、禮儀及文化知識的女性導師。此義項源于周代宮廷教育制度,常見于禮書記載:

《周禮·天官·九嫔》載:“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鄭玄注:“婦學之法,女師教以婦儀”;

《儀禮·士昏禮》亦提及“女師”教導新娘婚前禮儀的職能。


二、女子學校的教師

近代引申為女子教育機構中的專職女教師。清末民初新式學堂興起後廣泛使用,如:

1907年清政府《奏定女子師範學堂章程》明确設立“女師”職位;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中“賢良女學校校長何萬淑貞”即被時人稱為“女師”。


三、特指“女師運動”相關稱謂

專指1920年代“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後改名“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簡稱,因該校學生運動而成為曆史專名:

1924年該校爆發反對校長楊蔭榆的學潮,史稱“女師風潮”;

魯迅《華蓋集》中多篇雜文均以“女師”代指該校。


現代延伸用法

當代語境中,“女師”偶見于方言或仿古表述,但已非規範用詞。教育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僅收錄“女教師”為标準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女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古代貴族女子的教養者

指古代負責教導貴族女性禮儀、德行等的專職女教師。其職責包括教授“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項内容(即四德),通常由年長且有德才的女性擔任。例如《詩經·周南·葛覃》中提到的“師氏”即為此類角色。

2.女子的楷模

引申為品德高尚、可作為典範的女性。如《梁書·太宗王皇後傳》記載,王皇後因柔明淑德被叔父贊為“吾家女師”。

3.尼姑的别稱

明清小說中常以“女師”代指尼姑。例如《醒世恒言》中描述非空庵的尼姑靜真為“風流女師”。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詩經》《梁書》等古籍,或查閱相關詞典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保溫瓶閉關政策髀樞補劑不知颠倒長計成單撐犁孤塗春缬邨鷄彈唇東山番人鳳泊鸾飄高望懷忿黃梅戲活莌胡謅亂說講述精強力壯勁氣倦出顆粒肥料口費困悴列宿靈寺隆波儱侗摟攬樓桑裡攣結馬倌沒查利眇略母弟沐粱嗯啊念想排球滂汩帊首清高榮雕辱遊僧人膳費省顧沈雜世廟時運不濟頌言宿賦違曠下得香署獻捷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