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名。 唐 大曆 八年, 湖州 刺史 顔真卿 于 浙江 烏程 杼山 為處士 陸羽 所建。成于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故名。 唐 顔真卿 《題杼山癸亭得暮字》詩:“歘搆 三癸亭 ,實為 陸生 故。”
“三癸亭”是唐代湖州地區一座具有特殊曆史和文化意義的亭子,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該亭由唐代書法家顔真卿于大曆八年(773年)任湖州刺史時,為茶學家陸羽所建。因建成時間恰逢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三者均含天幹“癸”,故得名“三癸亭”。
文人友誼的見證
三癸亭是顔真卿、陸羽與詩僧皎然三人深厚友誼的象征。三人合作完成此亭:顔真卿題寫亭名,皎然賦詩,陸羽參與設計,被合稱為“三絕”。
茶文化标志
作為唐代文人雅士品茗論道的場所,三癸亭見證了茶宴雅集活動,推動了“以茶代酒”“禅茶一味”思想的傳播,對後世茶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顔真卿在《題杼山癸亭得暮字》詩中提到:“歘搆三癸亭,實為陸生故”,印證了建亭背景。
三癸亭不僅是古代建築名稱,更承載着唐代文人交往史與茶文化發展史的雙重價值。其命名融合時間紀年,體現了中國傳統幹支文化的獨特表達方式。
三癸亭是一個漢字詞,由「三」、「癸」和「亭」三個字組成。
「三」字的部首是「一」,總共有三筆;「癸」字的部首是「癶」,總共有十一筆;「亭」字的部首是「亠」,總共有三筆。
「三癸亭」是由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中創造的一個地名,用來形容一個亭子。它是《紅樓夢》中賈府園林景觀的一個組成部分。
繁體字中的「三癸亭」是「三癸亭」,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三癸亭」的字形與現代有所差異。例如,「三」字的古代寫法是「㐅」;「癸」字的古代寫法是「䍳」;「亭」字的古代寫法是「㕘」。
盡管三癸亭隻是一個虛構的地名,但在《紅樓夢》中,作者通過生動描繪,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想象出賈府的宏大景觀。
三朝五日、癸未、亭台樓閣
三處置、三言兩語、亭子
一癸亭、井底之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