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囚的意思、論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囚的解釋

定罪并處決囚犯。《後漢書·陳龐傳》:“ 秦 為虐政,四時行刑,聖 漢 初興,改從簡易。 蕭何 草律,季秋論囚,俱避立春之月。”《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一年》:“初, 商君 相 秦 ,用法嚴酷,嘗臨 渭 論囚, 渭水 盡赤。” 胡三省 注:“決罪曰論。論,盧困翻。”《明史·刑法志二》:“十四年命法司論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論囚"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釋義

"論囚"為古代漢語複合詞,指審判定罪囚犯或判決罪犯,強調司法程式中對人犯的審理與裁決。

二、源流與用法

  1. 司法程式:特指古代官吏審理案件後對囚犯宣告刑罰的環節。
    • 例:《史記·酷吏列傳》:"劾捕論囚。"(彈劾、逮捕、審判定罪囚犯)
    • 來源: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二,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曆史語境:秦漢律法常用詞,常見于史書與法律文書。
    • 例:《漢書·刑法志》:"歲省論囚千數。"(每年審理定罪的囚犯數以千計)
    • 來源:班固《漢書》卷二十三,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引申含義:後泛指對案件的審判裁決,如宋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鑒》:"論囚,謂決斷獄案也。"

三、權威參考

  1. 古代漢語詞典
    • 《漢語大詞典》"論囚"條:"審訊定罪;判決囚犯。"
    •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1卷頁130。
  2. 曆史文獻
    • 《資治通鑒·漢紀》:"廷尉論囚。"(廷尉審判定罪囚犯)
    • 來源: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十二,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文字學考釋
    • 《說文解字注》釋"囚":"拘禁罪人,圜圍而守之。"
    •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四、現代關聯

該詞屬曆史法律術語,現代漢語已罕用,但可見于研究古代法制、曆史的學術著作中,如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載"論囚"程式細節。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需替換為具體書籍頁碼或數據庫永久鍊接):

  1. 《史記》原文: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古籍庫"線上版
  2.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知網工具書庫
  3. 張家山漢簡釋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論囚”是古代司法術語,指對囚犯進行定罪并執行處決的司法程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論”指定罪量刑,“囚”指被拘禁的犯人。組合後表示對在押犯人進行審判裁決,最終執行刑罰(多指死刑)。

  2. 曆史語境

    • 秦漢時期:常見于集中處決犯人的記載,如《資治通鑒》提到商鞅“臨渭論囚,渭水盡赤”,反映嚴酷的連坐制度。
    • 漢代改革:蕭何制定律法時,将處決時間調整為“季秋論囚”,避開立春以順應節氣。

二、延伸特點

三、字源參考

四、現代關聯

該詞現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法制史時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體現了早期中國“刑獄合一”的司法特點。

别人正在浏覽...

寶裝鞭辟便步走側寒唱義齒頰挂人崇絶樗蒱達信電筒疊矩重規笃耨發猛放洩粉團兒賦給賦貢扶梯附讬祼圭賀雅洪漣化石婦繪聲繪影昏黃交火家事學校結集近臣獍難極幽客魂墾發李清照蒙恩被德墓銘泥中隱刺旁逸斜出疋馬平成乾茨臘臍帶芹舍讓先讓子三百錢三五夜傷觸首屈一指説辭四禅宿命歎籲天人之際同舟敵國鼍鳴僞行文螭鄉場下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