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Qingzhao] (1084—約1151) 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長于詩、文、詞,兼書法、繪畫,且通音律。詩文筆力雄健,情辭慷慨。詞則繼承婉約派風格,南渡前以造語新麗見稱,南渡後以情調悲涼為主。所著《詞論》,多有獨立見解,對南唐二主以來詞人遍加譏評,強調“詞别是一家”,主張協律,崇尚典雅、情緻。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佚;後人輯有《漱玉詞》;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是中國宋代著名女詞人,其姓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需從文學、曆史、文化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構成與文學成就 "李清照"作為專有名詞,字面解析為"李"(姓氏)、"清"(清澈明淨)、"照"(光輝映照)。其文學創作完美诠釋了該姓名的意境特征,被《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婉約詞派代表作家"(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她的作品突破傳統婉約詞框架,開創"易安體"新風格,現存50餘首詞作收錄于《全宋詞》(來源:中華書局《全宋詞》校注本)。
二、曆史定位與創作分期 據《宋史·藝文志》記載,李清照創作可分為汴京、青州、杭州三個時期,分别對應其青年優裕、中年流離、晚年孤寂的人生階段。南渡後創作的《聲聲慢》等作品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價為"直抵詞家三昧"(來源: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影印本)。
三、文化符號價值 現代學者夏承焘在《唐宋詞人年譜》中指出,李清照已成為中國女性文學的文化符號,其《詞論》開創系統詞學批評先河(來源:夏承焘《唐宋詞人年譜》修訂版)。2021年濟南趵突泉景區設立的"李清照紀念館"收藏有明代刊本《漱玉詞》(來源:濟南市文旅局官網文物檔案)。
四、學術研究權威評價 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特别強調李清照對口語化表達的創新運用,其《醉花陰》中"人比黃花瘦"被收入《曆代名句辭典》(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曆代名句辭典》第3版)。當代詞學家唐圭璋通過《宋詞四考》考證确認其17首作品的真僞存疑問題(來源:唐圭璋《宋詞四考》2008年再版序言)。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被後世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以下從生平、創作風格與藝術成就三方面詳細解析:
家學淵源
出生于山東濟南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蘇轼弟子,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王氏為狀元王拱辰孫女,家藏典籍豐富,自幼受文學熏陶。
婚姻與南渡
18歲與金石學家趙明誠成婚,夫婦共同研究金石書畫,生活優裕。南渡後經曆國破家亡,丈夫病逝,晚年漂泊江南,作品風格由明麗轉為沉郁。
前期(南渡前)
以閨情、自然風光為主,語言清新婉約。例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綠肥紅瘦”以白描手法寫暮春,含蓄細膩。
後期(南渡後)
融入家國情懷與身世之悲,如《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以疊字強化凄涼意境,情感深沉悲怆。
詞學主張
提出“詞别是一家”理論,強調詞需協律、重典雅,與詩文體裁界限分明。
創作特色
代表作品:《漱玉詞》《金石錄序》,存世詞作約60首。可通過等來源查看完整作品及評析。
案情敗家子部臣赤誠沖喜大古道德認識東封西款夫稅腐朽負債累累觏痻官赀鬼難古裡甲含笑花鎬池君鴻鴻後記護駕皦察郊籍交交關鲸濤景鄉絶電客車理幹龍漢刼龍台龍爪稷亂七八遭路鞉馬鼈馬遊龍梅額撓正鳥集泡漩培訓中心貧氣纰疏毗戲剖衷親就善田沙悟浄屍襲竦肩素鱗恬暢天位通牒哃吓僞辭維繩午炮象齒絃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