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配發給。《宋書·武帝紀下》:“時 秦雍 流戶悉南入 梁州 。庚申,送紵絹萬匹, 荊 雍州 運米,委州刺史隨宜賦給。”
“賦給”是中文語境中常見的組合詞,通常用于描述将某個數值、數據或屬性分配給特定對象或變量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a = 5
中,數字 5
被賦給變量 a
。x = 3
賦給方程 2x + 1 = 7
以驗證解的正确性。name = "Alice"
表示将字符串 "Alice"
賦給變量 name
。y = 2x + 3
中,若賦給 x
值 4
,則 y
計算結果為 11
。「賦給」是一個強調目标指向性的動作,常見于需明确指定接收方的技術場景。理解其核心在于「設定并傳遞值到特定位置」的邏輯。
賦給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将某種品質、能力或權力授予他人,或給予某物。它常用于表示賦予某人某種使命、任務、榮譽等。
賦給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貝部和足部。貝部位于左側,表示財富、珍寶等含義;足部位于右側,表示與人類腳相關的含義。賦給的總筆畫數為11。
賦給這個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它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說文解字》等經典文獻。
繁體字“賦給”是賦給的繁體形式,它在台灣、香港等地區還廣泛使用。
古代漢字中,賦給的寫法有許多變體,如赴給、賫給、賦與等。這些不同寫法主要源于不同時期的書寫習慣和書法審美。
1. 他被賦給了重要的任務,要負責這個項目的管理。
2. 這位老師賦給我們寫一篇作文,講述自己的夢想。
賦予、賦權、賦能、賦詩、賦稅、賦閑。
給予、授予、賜予、授與。
剝奪、剝離、喪失、缺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