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矩重規的意思、疊矩重規的詳細解釋
疊矩重規的解釋
形容上下相合。矩,曲尺,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規,圓規,畫圓形的工具。 清 盛時彥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跋》:“先生嘗曰:‘《聊齋志異》盛行一時,然才子之筆,非著書者之筆也……’因先生之言,以讀先生之書,如疊矩重規,毫釐不失,灼然與才子之筆,分路而揚鑣。”
詞語分解
- 疊的解釋 疊 é 重複,累積:重(巒 )疊。層見疊出。疊羅漢。疊韻。疊嶂。疊翠。 摺:摺疊。鋪床疊被。 樂曲的重複演奏:陽關三疊。 筆畫數:; 部首:又; 筆順編號:
- 重規的解釋 .指日月俱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星辰煥列,日月重規。”後用以喻指兩代帝王功德相繼。《晉書·樂志上》:“今我聖皇,焜耀前暉,奕世重規,明照九畿。” 南朝 梁 何遜 《九日侍宴樂遊苑》詩:
網絡擴展解釋
“疊矩重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ié jǔ chóng guī,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
“疊矩”指疊加矩(畫直角的工具),“重規”指重複規(畫圓形的工具),表示嚴格按照規矩重複測量,強調規範性和一緻性。
- 核心比喻
原指動靜、行為完全符合法度或上下協調一緻,後引申為因循守舊、重複模仿。
二、出處與演變
- 曆史來源
最早出自《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疊矩。”
此處形容君臣行為合乎禮法,國家秩序井然。
- 語義擴展
後世逐漸衍生出“嚴格遵守制度”或“重複模仿”的用法,如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以“疊矩重規”描述刻闆遵循舊例。
三、使用場景
- 正面語境:強調遵守規則,如“工作中需疊矩重規,确保流程合規”。
- 中性/負面語境:批評缺乏創新,如“設計若一味疊矩重規,難有突破”。
四、近義詞與相關成語
- 近義詞:重規累矩、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 關聯成語:
- 重規疊矩(chóng guī dié jǔ):與“疊矩重規”意義相近,但更側重重複舊制。
五、現代應用
現代多用于強調制度執行或批評機械模仿,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例如:
“傳統工藝需疊矩重規,但創新設計應突破框架。”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三國志》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疊矩重規》的意思
《疊矩重規》是一個成語,意為按照既定标準、規矩進行工作或行事。它的含義是指在做事情時要遵循正确的規則和标準,不可背離原則。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疊矩重規》的部首是矢(shǐ)和矣(yǐ)。矢是表示箭的意思,矣表示古代動詞的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疑問。它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疊矩重規》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節南山》一文中,該文描述了一位聰明能幹的領導者如何按照規矩行事,并用“疊矩重規”形容他的工作嚴謹、不走樣。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使用的成語。
繁體
繁體字的《疊矩重規》為「疊矩重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疊箸重様」,在演變過程中,「箸」和「様」分别變為現在的「矢」和「矣」。
例句
他一直按照公司的規定工作,做事又準确又細緻,可謂是真正實現了《疊矩重規》。
組詞
守規矩、規章制度、規範、遵紀守法
近義詞
循規蹈矩、依規矩辦事、奉公守法
反義詞
隨心所欲、不拘一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