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讓子的意思、讓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讓子的解釋

(1).圍棋術語。即黑方先在盤上放置二個以上(可多至二十五個)的子,再由白方投子。此時,白方稱為“授子”,黑方則稱為“受子”。終局計算輸赢,黑方須還給白方被讓子數的一半。

(2).象棋術語。高低手對弈,為使雙方棋藝水平相對平衡,在對奕前由高手拿去一子或二子(子的種類,規定為車、馬、炮等三種),然後入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讓子”是棋類對弈中的一種特殊規則,主要用于平衡不同水平選手的差距,常見于圍棋和象棋。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核心概念

讓子指棋力較強的一方(通常執白或持紅)主動讓出一定優勢,使雙方實力更接近,增加趣味性和學習價值。


二、應用領域與規則

  1. 圍棋中的讓子

    • 規則:黑方先在棋盤放置若幹棋子(2-25子,甚至36子),再由白方落子。黑方稱為“受子方”,白方為“授子方”。
    • 勝負計算:終局時,黑方需歸還讓子數的一半。例如,若讓5子,黑方需扣除2.5目(半目按規則處理)。
    • 目的:幫助棋力弱的一方通過防守學習攻守技巧,而強方需主動進攻以突破局面。
  2. 象棋中的讓子

    • 規則:高手讓出車、馬、炮等強力棋子(通常1-2個),再與低手對弈。
    • 目的:減少開局優勢,使低手有機會練習戰術布局。

三、引申意義

在漢語中,“讓子”也引申為謙讓精神的象征,表示主動将機會或優勢讓給他人,體現寬容與協作的品質。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術語細節,可參考圍棋/象棋專業教程或棋譜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讓子的意思

《讓子》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使出讓步。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讓”和“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讓子》的首部是“讠”,通常被稱為“讠部”,表示與言語有關。而後面的部首則是“子”,是表示關于兒子或後代的意義。整個成語一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讓子》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國戰國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位叫鄒忌的政治家,在與敵國的晉國進行談判時,提議用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這樣的做法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勇敢和犧牲的,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讓子》的繁體字是「讓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讓子》在古時候的寫法是「讓子」。

例句

1. 在談判中,我們必須學會適時讓子。

2. 為了和平,雙方需要相互讓子一些。

組詞

1. 讓步:表示在某種情況下退讓,接受對方的要求。

2. 讓賢:指在某些情況下,拒絕自己擔任某項職務,讓别人更加適合的人去擔當。

3. 讓座:指主動讓出自己的座位給别人。

近義詞

1. 讓步

2. 妥協

3. 讓與

反義詞

1. 争奪

2. 競争

3. 不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